生态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2022-10-26 09:2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汇报材料》,欢迎阅读!
文明建设,汇报,生态,材料
生态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生态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对何炳光司长一行莅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从三个方面就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能源资源节约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建国六十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20亿吨,外调80亿吨,支撑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资源环境损耗高达万亿元以上。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扎实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稳步实施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同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山西先后被列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循环经济试点省、循环经济统计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试点省、循环经济认证试点省、全国首个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省。经过全省1

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的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GDP耗累计下降22.66%,以能源消费年均6.4%的增速支撑了GDP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0.68下降到

0.57,扭转了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的势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17年底,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7年的151.6万吨下降至2017年的124.92万吨,累计下17.6%化学需氧量由2017年的38.67万吨下降至2017年的33.31万吨,累计下降13.93%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10个重点城市、93个县(市、区)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省地表水监测的97个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上10.8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7.7个百分点。汾河水库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一类水质标准,下游河段基本达到农灌标准,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率由2017年的不足20%提高到了50%左右。其中,洗中煤、煤泥利用率达到95%以上;焦炉煤气利用率提高到86%;矿井瓦斯抽放气综合利用率达到55%左右;焦油、粗苯加工回收率达到100%,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

2

四是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成效显著。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全省煤炭矿井数由整合前的4389座压减到1053座,煤矿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平均单井规模由36万吨/年提高到110万吨/年,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煤矿采区回采率由2017年的47%提高到79%以上,选矿回收率和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非煤矿山由整合前的4194关闭压减到2917座,矿产开发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格局。 五是煤层气开发利用水平稳步提高。2017年,全省煤层气(含煤矿瓦斯)抽采总量42.78亿立方米、利用总量21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46.88%54.08%生产规模、增长速度均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领跑者和排头兵。

六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更趋合理。2017年,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8.7%,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系数提高到0.50;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5%,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50%。万元GDP用水量由2017130.55立方米下降到7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h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