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杠杆]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2022-08-23 02:3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一册杠杆]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欢迎阅读!
杠杆,英语,新概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1.什么是杠杆?

[第一册杠杆]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别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洁的问题。 〔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试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由学生阅读课本第十三章前言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教师指出,常用的简洁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由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大问号后的一段。并参阅图13;2313;2413;25说明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奇异的应用。引出杠杆一节。 “板书:第十三章 简洁机械 一、杠杆〞 二、进行新课



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

学生商议 ,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13;2甲或出示事先画好图的小黑板讲解。给出杠杆的定义。

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观看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观看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假如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

(1)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以下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板书:“2.名词术语:〞

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F动标出。

1 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或用F阻标出。留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愿定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L动标出。〔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

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L动。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L阻标出。 (2)以课本图13;2丙,抽水机的柄为例〔出示小黑板,图中暂不画出两个力臂〕,结合演示抽水机柄模型,由一名学生在板图上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要求用直尺三角板规范画出。其他学生在各自笔记本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如有缺乏之处予以纠正。 3.商量杠杆的平衡条件

(1)教师: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今日商

量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不动的平衡。 (2)试验目的:商量杠杆的平衡条件。

(3)学生阅读课本中商量杠杆的平衡条件试验的课文。并检查试验器材。

(4)提问:步骤1,为什么调整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步骤2,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整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要求学生答出: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提问:试验器材中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多少克?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要求学生答出。

提问:课本记录试验数值的表格中力和力臂的单位是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是牛和厘米。教师指出,表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单位是牛·厘米,通常用牛·米表示。〔用刻度尺量长度,不要求读出估量数值。〕

(5)学生试验,试验数值记录在课本表中教师巡回指导。试验完毕,

2 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整理好器材。

(6)总结:由多个小组报告,根据试验数值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数学表达式。

板书:“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各杠杆示意图如图1所示。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本节课之后练习123

上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例如用抽水机抽水时,加在抽水机手柄上的力是150牛,假如动力臂是60厘米,阻力臂5厘米,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四分之一。由此可知抽水机的柄受到的阻力是600牛。 三、小结重点学问

(1)什么叫动力臂?什么叫阻力臂?

画出节后练习第3题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由四名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师巡回指导,最终进行讲评。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ul.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