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价过高的社会学分析

2023-07-02 12:37: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房价过高的社会学分析》,欢迎阅读!
社会学,房价,我国,分析,高的


我国房价过高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走高,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房地产问题表态,认为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房价虚高有很多原因,政府原因,投资原因等等。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如何去看这个现象,如何去分析其原因?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房价虚高这一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关键词】房产政策;原因;影响

一、我国房价虚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特殊的房地产政策和不完善的制度

中国的房地产现象是中国所独有的,因为中国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制度境。在欧美国家,大多数人能买得起房子或者盖得起房子,但是他们房产持有成本较高,每年都要缴纳不动产税,这就导致大部分人宁愿租房而不愿买房。中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国民享受的住房保障也是不同的,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仍在建设完善阶段,商品经济金融市场不够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也是有欠缺的。



()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

文化价值观的角度看,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中心,家庭在中国人心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中国人对房子和家的观念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观念,认为自己拥有的房子那才是家。没有房子等于没有家,没有社会身份,房子也是个人成就的标志之一,因此个人购房欲望强烈。有人认为房价是丈母娘推高的观点,原因在于很多人认为房子是女人在婚姻中的保障。房地产商就利用消费者的这些观念哄抬房价。而且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国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始终较大,特别是大批来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人们对财富的追求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富裕,可以追逐更多的社会财富了。于是,几乎所有与稀缺资源有关的商品都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来追求,房地产更是如此。本来商品房应承担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功能,但在社会英阶层的操纵下,几乎失去了其居住社会属性,只留下了其升值属性当作财富被储存。房地产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不动产,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最重要的财富,将其作为保值增值的储藏对象,导致房价不断飙升。



()地方政府存的助推

20104月,中国财政部公布土地出让数据如下: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




入为14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受国内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全年土地出让收入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其中,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9.7%,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0.9%。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房地产作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引擎,很多地方政府基本上都是地产财政,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金包括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契税、房产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这一部分就是以税收的形式流向了政府。



()境外资金的投机性炒作

虽然中国资本项目还处于管制之下,但是境外热钱总能通过某些渠道进入中国房地产投资领域。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以及人民币汇率快速上升的三重利益刺激下,投资中国房地产将成为外资规避风险、获取利润的最佳选择。



()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几家人凑钱买房,导致国际通行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在中国失灵。



二、我国房价虚高的社会影响

()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得可持续发展

2009年,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3年保持世界第一,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水泥生产国、消费国,主要是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拉动。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直接助推国际铁矿石价格的猛涨,是定价权仍被国外控制。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运输业、汽车业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中国原油进口量年年递增,国际油价一度飞涨。中国房地产的不健康发展,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贫富差距

房产价格一路走高,造就了一批百万、千万、亿万富翁,原本有资本投资房地产业的人群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资产翻倍,甚至几倍几十倍上百倍的都不足为奇。同时也有些人为了居住、结婚而成房奴,要为此付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劳。



()政府社会公信力受到挑战

2010年第一季度的宽松货币政策的惯性作用使得市场上流动资金充裕和住房供给相对短缺,70多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在一季度持续快速上涨,住宅销售价格的快速上涨已推动房价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由于在2010年初国十一与全国两会过后,一线城市‘地_王’仍不断出现,再次造成全社会对房价




上涨预期的高度一致,房产企业非理性涨价行为不断出现,致使政府调控房价的政策落空,社会公信力也出现危机,市场交易秩序不规范现象逐渐加剧,投资和恐慌性购房比重大大增加,社会不满情绪日益上升。



总结

2010年新国十条涵盖遏制房价、加大供给、严格秩序、加快保障等多个方面,合力形成政策组合拳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全方位调控,但未取得明显成效。新国十条之后,2011年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房产政策,称新国八条。新国八条是在新国十条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加大了限购力度。就目前的房价急剧下降的情况看,新国八条似乎很有成效,但是之前人们疯抢高价房,现在房价大跌反而导致房地产市场萧条,实属异常,还须进一步调整房产政策。中国房产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在注重房地产商品属性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社会属性。国家要加大调控,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才能保持社会的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方金友,中国房价虚高的社会学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201105.

[2]郑国用,王会朋,我国房价调控的经济社会学思考[J]建设经纬,201103.



[3]姜汝祥,房价虚高的社会学解释[J]商业评论,200803

[4]蔡威,中国房地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7.



[5]翟洪涛,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20110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q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