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异俗二首》赏析

2023-03-19 02:44: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商隐《异俗二首》赏析》,欢迎阅读!
李商隐,二首,赏析
李商隐《异俗二首》赏析

《异俗二首(时从事岭南)·其一》 唐·李商隐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 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 【注释】

①徐逢源云:“此诗载《平乐县志》,原注下又有‘偶客昭州’四字。”冯浩据《渊鉴类函·州郡部》广西引商隐诗“假守昭平郡,当门桂水清。海遥稀蚌迹,峡近足滩声”认为商隐曾摄守昭平郡。然今人陶敏查出此诗乃宋人陶弼所作,见《舆地纪胜·昭州》。冯浩谓代理昭州刺史恐难成立。然商隐集中尚有(昭州》一首。此诗当与《昭州》同作于大中二年春。昭州平乐郡,属岭南西道,州治在平乐县(今属广西)异俗:指边远地区的民情风俗。

②鬼疟:即疟疾。迷信以为系疟鬼作祟,故有逃疟之俗。 ③当地雷雨多,习以为常,故云。 ④洪水发作无时,故云“不报”。 ⑤当地百姓用毒药濡箭锋射虎。 ⑥铦( xiān ):锋利。

⑦鸟言:指昭州一带少数民族难懂的土语。谍诉:诉讼的状词。 ⑧彤幨(chān):红色的车帷,借指刺史。汉代刺史“传车掺驾,垂赤帷裳”(见《后汉书·贾琼传》) 《异俗二首(时从事岭南)·其二》 唐·李商隐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 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 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注释】

①秦网:即指渔网。桂林郡秦代设置,故称。 ②越人迷信鬼神,故当地人多从事巫祝活动。

③獭祭:指打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

④猪都:指豪猪。《桂海虞衡志》:“山猪即豪猪,身有棘刺,能振发以射人。”

⑤点对:检点安排。连鳌饵:能一钓而连多鳌的饵。《列子·汤间》:“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

⑥南中多虎,当地民俗常求符以缚之。道家有制虎豹之符。 ⑦贾生事鬼: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向贾谊问鬼神之本事,此言当地儒生亦事鬼神。

⑧洪炉:指天地造化的自然之道。《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f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