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小学班级管理方法之我见》,欢迎阅读!

【教育随笔】小学班级管理方法之我见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小学班级管理就是教室管理,也就是管理学生的常规与秩序,出现了“威权式”、“保姆式”等不当的管理方式和重智育、轻德育等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很显然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远远和当下的教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新形式下,要管理好班级,必须以学生为本,树立正确的人才成长观,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积极转变班级管理观念
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教育者总是在考虑“怎么让这些孩子听话?”而不是“我们怎么鼓励、帮助孩子们,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教育者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变,摒弃教师的领导权,进行平等地师生交流,纯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小学班级管理必须要用科学的人才素质观、人才成长观、教育规律观、教育方法观作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发展的管理思想,建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记得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提倡以10个“开”字来投身新时期的工作:“开拓的精神,开通的思想,开明的态度,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路子,开朗的性格,开发的干劲,开导的方法,开诚的交谊,开心的情绪J我想,其实这10个“开”字,同样适用
于指导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主人”意识。“班集体”的概念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是陌生的、抽象的,只能形象地引导他们:你们有两个家,每天从第一个家里背上书包来到第二个“家”里上学,第二个“家”的名字叫“班集体”,这激起了孩子们对“班集体”的亲切感,从而学生头脑中有了“班集体”的朦胧意识。同时,每一位学生都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成员,学生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让每一位学生觉得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只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组织学生比赛、竞争、参观、游览,因此,班主任应充分抓住每次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相互合作、大胆探索。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机会。比如,在班干的选举时,班主任可以改变往常民主评选方法,而是人人申请:你想当选什么;以你的条件符合当什么;当选后又准备怎么当好呢。班集体中设立不同类型的职位: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路队长、小组长、“图书角”管理员、课间活动监督员、早读课上的领读员等,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展露,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从而形成一个有特色的班集体。
四、不失时机的赞扬与激励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b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