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
作者:刘旭敏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5期
摘要:本文借助微信朋友圈这一新时期的社交平台,试图通过“角色扮演”为中心来分析大众的自我呈现,尝试挖掘传统“自我呈现”理论在网络时代的新意。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我呈现;角色扮演;社会互动 一、 问题的提出
自我呈现是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意指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戈夫曼通过自我呈现理论向我们生动的阐释了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和人们的行为模式。一方面,由于空间的区隔性,表演的舞台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人们总是在具体的物理空间和一定的时间内互动,并且根据每个舞台中的情景定义来展示自我;另一方面,由于人们之间是面对面的互动,表演者会根据观众流露出来的各种信息,而有策略的采取一些技巧来控制他人对自我的印象,人们呈现自我的表演策略也不同于传统方式。
本研究把目光集中在对人们生活模式影响较大的人际互动类的网络空间上,寻找一具有代表性的人际互动空间,来初步探讨网络空间的场域特征以及人们在此之中的自我呈现过程。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新时代。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人际互动类网络媒介的发展潜力和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不容小觑。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称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因此,作者将焦点对准微信朋友圈这一被网民广泛运用的网络空间,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网络场域,希望借助对这一微观领域的分析探讨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呈现过程。
二、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正在逐渐形塑着一种全新的日常生活场域,人们的互动模式和自我呈现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关于自我呈现场域
麦克卢汉强调,技术是我们身体和官能的延伸,每一种技术都营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从而对人们的交往模式进行重组,在旧技术(相对于电子技术来说)所创造的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空间的区隔性,表演的舞台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人们总是在具体的物理空间内互动、展示自我。网络传媒颠覆了这种面对面的表演方式,网络空间所具有的真实虚拟性、异步性等特质,延伸了人们的传统生活场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人们在屏幕后的真实世界视为一个后台,把网络空间看做一个多维的前台。人们在网络中遨游时,会感觉到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空间:现实世界的空间是固定的、有边界的;网络空间是流动的、无边界的。这个平台为大众提供空间模式并塑造空间。微信朋友圈给我们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可塑的流动空间,任意驰骋,并带给我们的感官享受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为它整合了不同媒体并具有互动的潜能。 2.对微信朋友圈的研究
(1)行动者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方式
微信作为一种社交软件,主要的用途就是人际互动。但笔者通过分析若干样本,将大众在朋友圈中的互动分为以下几类:表达心情、分享文章、晒动态。 (2)行动者在微信朋友圈中虚拟真实的表演
微信朋友圈所呈现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在幕后虚构的,但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真实的。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正反映了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情景的不同之处:首先,从网络的实体上,每一种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以旧技术为内容的,而互联网整合了旧有的传播媒介的技术,具有文本书写、声音传播、图像展示等多元的传播功能。其次,从呈现内容上,人们在网络中用来塑造角色的材料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材料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共同分享真实世界经验的基础。第三,从感官体验上,通过网络资源所呈现的生活场景和自我形象让人们充满了想象。
(3)行动者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策略及类型
网络的这种异步特质,使得表演者可以获得比面对面互动更多的的管理控制,表演者的角色扮演也有更多的自主性。由于表达策略影响着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效果,而与之互动的观众的态度和配合程度体现了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外国学者总结了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自我呈现的五种策略,分别是:逢迎讨好、能力显示、威逼强迫、榜样示范和示弱求助。在研究虚拟社群时,有学者归纳出网络上成员的7种自我呈现类型:承认自己的无知或假装无知,以获得各种信息;在文中表露自己的信息,或以自愿的行为来诱使对方也表露信息;避免泄露自己的信息,但会以较讽刺的言语;玩弄文字游戏、或批评的文章等来保持与对方的距离;透过自己的经验分享来建立自己的权威;分享个人目的、动机,建立彼此的信任机制;分享私密;利用激烈、指责、幼稚言语表达自己的态度。
(4)行动者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影响因素
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空间特质的影响,即所选择的网络媒介特征;行动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3.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对行动者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笔者通过梳理,分析了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对行动者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微信这一特殊场域中,探讨自我呈现与人际互动之间的关系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充分的或有选择性的展示自我形象,从而有助于建立新的网络人际关系或稳固已有的人际关系。二是在人际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深层含义,即自我重塑和自我认同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结语:
网络做为新兴的技术被人们广泛运用,但其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意义的层面上。在网络技术上发展而成的网络空间已经延伸了传统生活的场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逐渐改变着人们之间的交往模式和生活方式。但是,抽象的,始终不变的期望的制度化产物仍然对人们在网络中的角色扮演起着约束作用。有意义的、有技巧的、有选择的角色扮演模式依然在朋友圈中存在,并且与互动的观众共同维持着角色的协调。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一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旭敏,女,汉族。河北,硕士,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U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