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2023-01-24 00:29: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欢迎阅读!
当代,培养,精神,大学生,科学


浅谈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摘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在求实客观、追求真知、理

性怀疑、善于思考、求变求新、肯定科学价值等方面的现状及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现实对策,这对高

校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

国家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的竞争;科学的竞争,关键在于 人才的竞争。进入

21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

革和加强,人才兴国的理念不断深入。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 的重要阵地,在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方面更要予以重视。要 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科学 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 高校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一、科学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根据法国哲学科学家巴什拉在《科学精神的形成》中对科学 精神的定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 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 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主体趋势是好的,大部分 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时能够保持一种理性、客观

科学思维;在面对一些新科学、新技术时也具有辩证对待、主 动适应、创新求变等科学意识。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也存在一 部分大学生虽然具备了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缺乏必要的科 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对于一些伪科学毫不怀疑、趋之 若鹜甚至深陷其中。例如,前几年的法轮功歪理邪说,不仅使 大批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上当受骗,而且使一些大学教授、高校学 子这样的高学历、高学识的人不能自拔。又如近些年的一些非 法传销组织,大学生深陷其中的也是常有发生。这些鲜活的事 例充分说明,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并不能使自身的 科学精神主动产生,还必须经过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教育 培养。

三、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现状及分析

为了对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一个全面、直观、说服力较 强的综合判定,笔者对河北省高校的 4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

无记名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402份,采信率为




95.7%。其中 专科生

232名,占总数的 57.7%,本科生 170人,占总数的

42.3%。问卷内容涵盖一般科学知识、思维方法、学习方式、科 学认识、教育改革、价值趋向、科学素养等近十类,具体涉及与大 学生科学精神培育、塑造、形成密切相关的问题。

1.关于求实客观、追求真知的精神。在调查问卷中,认为 纳米是距离单位的只占学生数量的 58.5%,对父亲的基因决

定孩子的性别纳米术语是 回答正确率只有 56.5%基因

近年来人们司空见惯的话题,可是作为接受新知识速度快、领会 理解能力强、知识面相对较宽的在校大学生来说,这不足 60%

正确率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但它的确是真实的反映。说明我们 的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把握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作为引领 时代的先锋,在知识面上实在还有好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回 你在完成实验报告时,如果实际结论与书本知识不符时,有 59%的学生选择重做实验,其中本科生认同率为 67.1%,比专 科生的 53%高出 14%;有

28.9%的专科生很执著地坚持自己的 结论,比本科生高出

14.8%,这意味着本科生比专科生有更强一

些的严谨理性的实证求真精神,和更少一些的简单盲目的做事 理念;在提及由于坚持实事求是,而使你的个人利益受损,这 时学生的选择为,55.7%的人继续坚持己见,其中本科生的认 同率为

61.8%,比专科生高出

10.5%,另外选择放弃原有立场 的学生占到

10.5%,选择重新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 学生占到

30%,还有少数学生会屈从于权威。

2.关于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回答你对没有接触 过的新事物这一问题时,选择充满好奇的为 71.4%,其中专 科生为

66.4%,比本科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Te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