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开题报告

2022-10-10 07:5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动经济学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开题,经济学,劳动,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由于历史的、制度的、经济的各方面因素,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劳动力市场明显不同的特征。而且随着新旧体制的交替,劳动力市场变得更为复杂,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发生影响,如国有企业的改革、贫困人群问题、教育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等。为了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对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作深入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而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征与现状,探寻失业现象的原因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治理失业的政策建议。这对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具有显示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关于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1.国外研究现状

早期劳动经济研究理论和方法主要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按照边际收益产品,对可能雇用的、不同数量的劳动力进行定价,供给方则按照效用偏好决定在不同价格供给不同的数量,劳动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决定工资水平,同时达到市场出清。这种完全市场化配臵资源的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与实际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结果存在着差异,引起了大量学者的臵疑和反思事实上,早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斯密、穆勒等人就已提出,分析劳动力市场问题必须考虑工会组织、社会生产关系、相关法律制度和个人行为等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现实中难以用供需状况解释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促使许多学者开始吸纳古典经济学的这些论点,从不同视角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方式提出解释。他们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社会性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理论被冠之为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LMS)学派。

现代分割主义学派的理论主要包括米歇尔·帕雷(Piore.M,1970、皮特〃多林格Doeringer.D等人的双元结构理论莱斯特〃瑟罗Thruow.L罗伯特〃卢卡斯Lucas.R等人的职位竞争理论以及米歇尔〃雷克(Reich.M1982、大卫〃戈登(Gordon.D,1982等人的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等。他们的分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性爱研究兴趣的关注点(报酬或流动)市场分割的界限(如按工作划分、按产业划分、按性别划分以及按人种或年龄划分等等)、所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等等。其中,双元结构学派居于主流地位。

虽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通过对客观现象的分析研究更多地强调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制度因素,提出诸如创造公共部门就提供工资补贴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反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和提高工人地位、以扩张性的总需求政策来保证充分就业等有益的政策建议。但是,的各种理论却普遍存在包容性不广、逻辑不密等缺点。

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是定性的,并没有定量标准,因而显得模糊不清。另外,检验二元结构理论的厂商和员工特征的大量数据很难取得。而职位竞争理论的相关解释明显显得单薄,不能用于解释广泛的现象。另外,职位竞争理论教育的形式单一化、狭窄化了。激进市场分割理论是对分割形成原因的一种解释,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功能性。这种解释可


以股东劳动力阶级的团结和一致反抗。但在绝大多数阶级对立不明显的社会多阶层的国家,这种解释的生命力已相当微弱,而且,这种理论对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分割现象丝毫没有解释能力。

因为国外研究主要建立在欧美国家劳动力市场现状的基础之上,结论对中国国情而言没有什么巨大的意义,而把国外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来看更合适,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配臵情况。

2.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90年代初开始出现,其内容基本集中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的考察和描述。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处于复杂快速的转轨经济中,因此,在不同的时间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的考察和描述会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最初并且持续时间很长的是关于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研究(辜胜祖,1991罗卫东,1998朱镜德,1999有学者进一步将“二元”就业体制用于分析劳动力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间的配臵(戴圆晨,黎汉明,1991;李实,1997 等人干脆将上述分析综合,形成了双二元劳动力市场的观点(蔡,王美艳,王德文,2001;有的学者则将中国劳动力市场定义为三元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和不完全竞争的城镇劳动市场(朱镜德,1999;目前最细的一种分法是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与四元(农业、农村非农业、城市正规行业和城市非正规行业)经济部门相对应的四元劳动力市场(朱农,2001。程贯平等人综合上述研究后,描述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总体特点,并按照分割的状态和性质的不同,1978年后至今的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四个典型的分割阶段(程贯平、马斌,2003

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其最大的特点是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不同时期的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并形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各种制度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学者普遍认为形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是狭义的制度是由政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等。它有别于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因素。后者的制度性因素所指的是广义的制度一方面是一贯形成的文化观念,如种族的优越感,另外就是劳动力集团和资本家集团彼此在博弈过程中形成的约定,如工会要保护其成员的工作稳定性,排斥外来成员。

国内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文献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有效数据的支持,几乎没有定量反而分析,一般都是将劳动力市场分割看作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没有模型去检验这种存在性。当然,也没有人建立检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定量分析,检验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客观存在。同时,在此基础上,突破形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是狭义的制度这一观点,将重点放在产品市场对劳动力市场割形成的影响上,延续主流经济学关注两个市场的联系的传统,分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本文开始首先介绍关于劳动力市场分析的主要理论重点比较关于劳动力分割理论的各理论和特点,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验证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同时,分析各个不同质的劳动市场的特点与劳动关系。最后,承接已有分析,研究各个劳动力市场内部,不同的失业群体的就业模式、失业原因,以期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在实证部分,主要采用要素分析法,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统计资料,建立理论模型。在界定概念以后,对影响劳动力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验证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成的原因是,会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产业品市场户籍制度


对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成的影响。

在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以及劳动关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失业群体在不同质的劳动市场的行为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失业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一部分,力图在分析劳动力行为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在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同时,并不放弃均衡分析,而是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检验已有结论。

.研究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四月上旬完成文献综述部分并将其定稿,四月上旬及中旬完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市场分析部分,并在四月下旬将其修改完善、定稿。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完成我国失业现状分析部分,并修改、定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S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