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化”与“涵化”:学校文化浸润的有效路径

2023-09-20 05:39: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濡化”与“涵化”:学校文化浸润的有效路径》,欢迎阅读!
浸润,路径,有效,学校,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濡化涵化:学校文化浸润的有效路径

作者:陆贤彬 沙建国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7年第09

【摘 要】有效构建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学习时空是当下高中教育的一种追求。本文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结合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建设实践,初步阐释学校学习时空里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文化浸润方式,具体介绍学弘毅校精神濡化方式,以及课堂教学文化”“学生核心素养涵化方式。

【关键词】学校学习时空;学校文化浸润;核心素养;儒化;涵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7-0071-02 【作者简介】1.陆贤彬,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江苏靖江,214500)教师,高级教师,泰州市学科带头人;2.沙建国,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江苏靖江,214500)教师,高级教师。 基于国家的教育战略和江苏省的教育规划,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凝练学校精神,研究文化浸润。在实践中,我们寻找学校文化浸润的路径,借用濡化涵化概念,将学校文化编撰课程、写成了案例、落实在课堂,并以之来表达、融通学习时空”“学校精神”“课程建设”“心素养等要素。 一、学校文化浸润

学校文化是学校学习时空的内核与灵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首先需要传承与理解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传递往往是自然的、内隐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我们称之为学校文化浸润。通过文化浸润将传统学校文化这种外观体验转变为学校文化传统的主观体验,从而表现出学校文化的群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学校学习时空里,师生潜能的释放、灵性的挖掘、个性的涵养、气质的养成、品格的提升等等,无不是学校文化浸润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是靠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主动的思维与体验学到东西的,而并非作为被动的听讲者学到东西。

学校文化浸润是有效构建学校学习时空的较高层次,它培养与造就着师生的共性,促使每个人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理想以及行为模式等。我们在深研究学校文化对师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发现将濡化涵化作为学校文化浸润的路径更易于理解、表达和操作。从人类学的意义看:人们以濡化的形式从大家共同阐释的经验和产生的行为中习得意义,人们又以涵化的形式将自身阐释的经验和产生的行为与群体进行接触、适应、借用进而产生意义。 二、学校学习时空中的濡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濡化的概念。建构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时空,离不开学校文化浸润。无论是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还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或者是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均不能仅靠课堂教学来培育,需要学校文化的长期潜移默化地濡化涵化。其中,濡化从字面上可理解滋润化育,笔者从教育学的视角认为,濡化是以自己内在的需求为动因,在外在因素的感染、影响下,促使自我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德行的多个要素获得质的飞跃,它是一个学习、体悟的过程。具体到学校学习时空里,师生共同将学校精神诠释为适合模仿、示范和学习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判断,为有效的行动,进而将文化素养融入日常生活,让师生在有意无意间习得日常生活世界的经验教化和生活习俗,传承具有连贯性和延续性的学校文化 2.学校的濡化课程濡化文化素养领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方式。我校的弘毅精就是以濡化方式得以传承与内化的。我校初创者以弘毅为校训,经历76年的濡化程,如今弘大刚毅、胜重致远已成为我校的学校精神。作为学校精神的弘毅,剔除了古之仕人的愚忠与功利,突出了为人要志当存高远,处事要凭借知识和技能”“内修刚毅之性格,外显胆识与创新

实践中,我校开设了三门必修校本课程:《弘毅赋》《弘毅颂》《弘毅情》。其中《弘毅赋》分为六章,每章十余篇,每篇分原典重现”“历代赞论弘毅解读,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人文情怀到科学素养,精选弘毅典例,分线下的纸质文本和线上的电子版本种,《弘毅赋》不局限于校内使用,关心弘毅的人均可参与;《弘毅颂》《弘毅情》是通过对广大省靖中人的访谈、回忆与征文的遴选、整理,分别从校长的叙事言说”“校友、教师的叙事言说”“在读高校学生的叙事言说等维度,本着德行自证的宗旨,以真情实感”“真实体”“真心实意的言表,来记录、显现弘毅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成效。 三、学校学习时空中的涵化

1.“涵化的概念。所谓涵化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涵养化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涵化濡化十分相似,均有浸润、滋润之意。本文采用以搜索网站百度搜索的定义:文化化是指异质的文化接触引起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当处于支配从属地位关系的不同群体,由于长期直接接触而使各自文化发生规模变迁,便是涵化。从教育学的视角进行辨析,濡化包含教化的意思,是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为主体,以某一个文化教化师生,重在传承。而涵化则是以个体为主体,涵化双方就着某一种文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学习文化等)进行重整或适应,像涵洞一样,重在交流、沟通或同化。在学校学习时空中,涵化无处不在,教师间的涵化、师生间的涵化、学生间的涵化,立体呈现学校文化浸润的丰富多彩。

2.课堂教学文化涵化。课堂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构建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学习时空,首先必须有适合的课堂教学文化。每个教师均有个性化的教学文化,但大多教师数十年改变甚微,一年年地重复着自我认同的精彩。如何才能打破这种表面上的平淡?这就需要教师间教育教学思想的涵化。我校有两位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一位数学特级教师朱占奎,主张简中求道;一位是物理特级教师陈斌,主张转识成智。他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为学校课堂教学文化涵化而成名,成名后又将自己的个人教学思想涵化给他人,在他们的引领下,我校教师教学文化得到较高层次的认同或统一,有力地促进了学科教学品质的提升。

教师间个人教学文化涵化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由某个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文化主导,组建协作团队。以朱占奎老师为例,他的简中求道教学思想的凝练、发展和推广就是依托团队的行动研究。团队有计划研究简中求道数学教育思想的萌芽、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观摩朱老师的课,以同样的教案进行同课同构;在省内外开设公开课,展示简中求道教学范式;参与教育部及省市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有关的项目研究;参与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简中求道:学校学习时空的有效构建;组织教学思想研修会,引导成员梳理、总结、凝练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在团队内共建共享……朱老师及所有成员在行动中相互涵化大家均能获得适合自己的长足发展。

3.学生核心素养的涵化。在学校学习时空中,无论是社会参与领域,还是自主发展领域,学生核心素养都是在学校课程文化浸润下发展的,这种文化浸润又以涵化为主要方式。首先,教师作为学校学习时空中的流动的课程,主导着师生间核心素养的涵化。建构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时空,首要任务是促进教师的成长,只有在优秀教师群体的涵化下,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学科素养、转化为人的素养。其次,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课程基地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等,这些高品质高中教学管理常规内容,能为学生间核心素养的涵化营造氛围、搭建场域。

在学校学习时空里,榜样引领是核心素养涵化的又一重要路径,这也是学校文化浸润中彰显学校特质的一个方面。我校的特色做法是:开设弘毅讲坛,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举办讲座;打造弘毅长廊,介绍著名校友的成才之路;经营弘毅橱窗,实时记载在校学生的弘毅生活……当然,学校的德育还有很多常规内容,我们均能以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涵化主旨进行重构,从而让学校学习时空的有效构建始终行走在发展适合的教育的路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L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