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602L5中国近现代史》,欢迎阅读!

学科、专业名称 历史学 中国近现代史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是上海师大的优势与特色学科,以研究中国社会史为主,拥有一批著名的学者与教授。本学科在我校历史学科中最早设立博士点,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与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目前为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硕士专业共设5个研究方向:
1.中国区域社会研究,导师:徐茂明教授、洪煜教授、吴强华副教授。 2.上海城市研究,导师:苏智良教授、姚霏副教授 3.中国近代社会史,导师:邵雍教授 4.中华民国史,导师:高红霞教授
5.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导师:张洪彬副教授
1.中国区域社会研究。区域社会研究是当今史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上海师大以江南为中心的区域社会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整理出版了《明清徽商资料选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江南区域史论著目录》《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等,目前主办《江南社会历史评论》集刊,每年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江南区域社会的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平台。本方向的开创者唐力行教授是徽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徽州乃至江南区域社会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目前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徐茂明教授,现任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硕士点负责人,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江南社会与文化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苏沪地区文化世族转型研究》(优秀结项),著有《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互动与转型:江南社会文化史论》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洪煜教授,专长于报刊与城市史研究,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主持上海市社科项目《近现代上海报刊文化类资讯资料分类整理》,著有《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近代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研究》等。吴强华副教授,主要从事家族与近代士人结社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社士人结社交往研究》,著有《家谱》《吴姓》等。
2.上海城市研究。苏智良教授,现任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是抗日战争研究和上海城市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先后出版了《近代上海黑社会》、《中国毒品史》、《上海城区史》、《慰安妇研究》、《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和赔偿问题》等多部著作。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侵华战争‘慰安妇’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上海都市文化及其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等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特色。姚霏副教授,致力于女性和上海城市史研究,已出版专著《空间、角色与权力:女性与上海城市空间研究(1843-1811)》等。
3.中国近代社会史。秘密结社与下层社会的研究是本学科的传统研究方向,邵雍教授任中国会党史学会秘书长,出版专著《中国帮会史》、《中国会道门》、《中国秘密社会·民国帮会》、《民国绿林史》、《中国近代妓女史》、《中国近代社会史》等30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上秘密结社与民间宗教研究》等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4.中华民国史。高红霞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史、移民史,著有《上海福建人(1843——2008)》、《移民群体与上海社会》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上海传统行业与行业群体研究》等,曾获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
5.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张洪彬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天变道亦变:中国宗教的衰落(1833—1911)》,在《学术月刊》《世界宗教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开设课程有: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秘密社会史、上海城市史、中国会道门史研究、江南社会文化史、城市文化研究、报刊史研究、性别史研究等。
就业方向:高校教师、中学教师、政府公务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2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