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张建峰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发展,手机使用人数逐渐上升,而大学生逐渐成为手机使用的主力军,手机既可以作为大学生学习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大学生荒废学业的根源。由于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愈加严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手机依赖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
本文以南通理工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为调研对象,编制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广泛开展随机性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揭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手机依赖症表现为对手机过分依赖,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一、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一共600份,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过分依赖手机,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了以下几点危害:
第一,心理危害。过分依赖手机,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弱化,不知怎样面对面地与他人沟通交流,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疾病。过度依赖手机上网、手机电子书、手机词典等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导致大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使大学生丧失自主性,影响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第二,生理危害。长时间使用手机,手机电磁波以及躯体固定、机械、重复的活动,会引起身体不同部位的不适。长期依赖手机,心里过分焦虑紧张,则导致出现手脚发麻、头晕、心悸、出汗等不适症状。
第三,学业危害。对手机过分依赖,电话、短信不断,使大学生的整块学习时间“碎片化”,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层面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成因,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找出以下几点内部原因:
第一,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影响或压力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遵从于公众舆论或群体大多数人,甚至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
第二,心理诉求的需要。一方面,使用手机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借助手机包含的丰富的附加功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手机不仅拥有通话和发送短信的基本功能,还包含手机上网、音乐、游戏、电子字典等功能。
第三,人格特质的差异。有研究发现,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最少,相对而言,胆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的短信条数最多;而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使用时间最少,胆汁质的大学生使用的最多。
第四,不良情绪的排遣。大學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缺乏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性格比较脆弱,情绪波动性也很大。再加上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部分大学生学习压力大,产生厌学情绪或无聊感后,需要通过手机短信和上网来排遣,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 三、防治手机依赖症的四个对策
第一,大学生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目标来转移注意力。合理规划自己的空闲时间。加强自我约束,减少使用手机的次数。改正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 第二,扩大交际圈,丰富社交活动。平时,多于朋友一起参加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三,多读多看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情绪低落时,及时找朋友老师进行沟通,不要沉溺于手机。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第四,认真对待学习,尊重老师。充分利用好学习时间。分清主次,逐步克服“手机依赖症”。
参考文献:
[1]王太明等.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与干预机制研究——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 [J]. 黑河学刊 ,2015(9): 104-10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w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