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家长育儿案例分析

2022-08-20 22:56: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几则家长育儿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案例分析,育儿,家长


几则家长育儿案例分析

信息化时代,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育儿信息因此他们拥有了一定育儿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育儿过程中,他们却经常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或错位。



1.几则家长育儿案例展示

【案例一】幼儿园组织幼儿和家长到上海野生动物园春游的亲子活动。来到了猛兽区,孩子和家长坐在车子里,观看那些平时只能在书本或在屏幕中看到的动物孩子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都争着要看动物家长却抢着要用手机拍动物,一名家长对孩子说:别着急,等妈妈拍好了你再看。



【案例二】幼儿园举行圣诞庆祝活动,一教师穿上圣诞老人的衣服,到各班给孩子送圣诞礼物,孩子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氛围中。放学时,丁丁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今天圣诞老人给我们送了礼物呢!爸爸说:别瞎说,那是假的。



【案例三】家长半日活动,一名家长自豪地对旁边的家长说:我儿子游戏能打好几关呢,孩子在家里,不是电视就是电脑,不是电脑就是手机,手机中很多的东西我都不会,孩子一摸,一会儿就会了。



【案例四】今天是家长开放日,冉冉高兴地画着小蝌蚪,不停地问妈妈:妈,我画得好看吗?冉冉妈妈说:豆豆画的小蝌蚪比冉冉画的漂亮。冉冉的一声大哭起来。



2.案例分析

1)从上探究,转变观念是前提。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始。我园多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在跟一些年轻家长接触与交谈的过程中,们发现很多家长十分愿意带孩子出去玩,也懂得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的益处,但做法往往不是很得当。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地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更多的理解与关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案例中家长的做法,可以看出家长的初衷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他们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孩子的游戏不了解孩子最需要什么,不了解孩子最想获得什么样的情感经验旅程中,家长喜欢拍照,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这时想过孩子的感受吗?你满足孩子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情感需求了吗?时间不等人,等家长拍好了,车又向前开了,子看到的还是手机屏幕上的动物要知道,孩子亲自看到的动物比在家长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动物要生动有趣得多,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亲近大自然。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家长要有科学游戏观,理解孩子的游戏活动,进入游戏情境,当孩子在无忧无虑地游戏时,家长要放下长辈的架子,充当孩子的玩伴,融入到游戏的氛围中,与孩子同玩同乐,让他们体验到被关爱的快乐,而不要以生硬、冷淡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样会无形中挫伤孩子的游戏兴趣。其实,圣诞老人的真假对于他们来说无所谓,不需要区分得很清楚,圣诞老人的礼物是孩子被关爱的情感满足。






2)从上探索,平等尊重是关键。孩子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手机里的很多功能,孩子通过自己的摸索很快就能熟练运用。些家长为了自己省心,经常让电视或者电脑看管孩子,致使孩子长期面对机器,情感上得不到满足与交流,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家长要对孩子高度负责,真心付出,运用科学育儿方式,真正从孩子内心需要出发,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注重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例如多陪孩子看书,尽早让孩子与屏幕说再见,引导与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回归自然,尽情地享受童年的乐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终身受益。



3)从上探寻,科学评价是方向。幼儿的情感是比较直接的,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情感更外露,在具体的活动中更希望能得到成人的鼓励,家长不要随口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多一份理解与赏识,科学评价孩子的言行与作品,让孩子充满自信。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方式?成人和成才同步,情商和智商相得益彰,这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渴望。案例四中的冉冉因为妈妈的一句话,她可能会这样想我没豆豆画得好,也许她就没有画画的欲望了,渐渐地,她也许就会失去对画画的兴趣。孩子的手腕小肌肉还没有完全发展好,家长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孩子画得像不像,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范画往往会限制孩子的思维与想象,有了范画,孩子画出来的往往是千张一面、单一呆板的作品。一位有经验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时从来不画范画,他们班的孩子美术作品真是百花齐放,很有看点,孩子的思维很活跃,他们会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作品,个性得到张扬,成功感溢于言表。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充分认识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当好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要真正担当起幼儿教育的启蒙者角色,不仅要关心孩子学到什么,还要了解孩子是怎样习得的,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的探究操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自己要学会筛选,看哪些是对孩子有利的因素,哪些是不利的因素。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都好,只有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利的,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才真正是最好的,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o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