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成语的典故

2022-08-23 05: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晋的成语的典故》,欢迎阅读!
东晋,典故,成语
东晋的成语的典故



汉语的成语因其具有短小精悍,内涵丰富,表达生动的特点,是汉族人们喜闻乐见也喜欢使用的词汇。下面是 为您整理的东晋的成语的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晋书郗鉴传》:郗鉴(269339),字道微,在王含、钱凤叛军进逼京都时,奉诏都督从驾军事。当时有人认为,叛军的人数和战斗力都要强出百倍,应当乘敌人军势未成,皇上大驾亲自出城抗敌。郗鉴反对,说:“乱党来势凶猛,势不可当,只能智取,难以力敌。只要利用好顺逆的情势,何愁不能打败敌人。以弱小的力量与强敌抗衡,如果想一朝决定胜败,万一有闪失,后果无法补救。”晋明帝听从了郗鉴的意见,终于打败王含。王敦闻讯,在武昌去世。? 语“势不可当”,来势猛烈,不可抵挡。原文是“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东晋的成语的典故篇二:骑虎难下? 中书令庾亮轻视苏峻叛军,京都建康被攻陷。苏峻控制晋成帝,庾太后忧愤而死。《晋书温峤传》:庾亮逃奔温峤,两人联合荆州刺史陶侃,进兵京都讨伐苏峻。两军战于石头城,温峤义军屡战屡败,陶侃想退兵回驻地。温峤说:“今日之事,已经义无反顾,犹如骑在猛虎身上,不把老虎打死,怎么能中途跳下呢!你如果中途退出,人心必定沮丧,讨逆必定失败,到时候义军的大旗就回过头来指向你了。”陶侃听了以后不敢轻举妄

1




动,义军一鼓作气攻杀了苏峻。? 成语“骑虎难下”,比喻做事遇到困难,但中途停顿又会造成重大损失,因而不得不干下去。原文是“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资治通鉴》作“譬如骑虎,安可中下哉!”原话如此,唐人避讳,改“虎”为“兽”

东晋的成语的典故篇三:坦腹东床? 郗鉴在太宁三年任车骑将军(晋书明帝纪》)咸和元年领徐州刺史(晋书成帝纪》)先镇广陵,苏峻之乱平定后,自广陵还镇京口(《晋书地理下》)《世说新语雅量》:太傅郗鉴在京口,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挑选女婿。王导对送信人说:“你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吧。”这个门生回去,禀告郗鉴说:“王家的那些公子都还值得夸奖,听说来挑女婿,就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郗鉴说:“正是这个好。一查访,原来是王导的侄儿王羲之,郗鉴便把女儿嫁给他。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晋代著名书法家,当年26岁,后来与妻子郗璇共生有七个儿子,其中,小儿子王献之最为有名。? 成语“坦腹东床”,或“东床快婿”,代称女婿或别人的女婿。原文是:“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正此好。《晋书王羲之传》作“正此佳婿邪。

东晋的成语的典故篇四:空洞无物周顗(269322),字伯仁,东晋世家子弟,有才华但嗜酒如命,原与丞相王导(276339)相友善。王导因弟弟王敦作乱,拜托周顗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以保住王氏宗族,周顗傲然不睬。王导心存怨恨,所以当王敦要捕杀周顗时,

2




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等到看见周顗担保王氏宗族的奏章,王导禁不住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世说新语排调》:丞相王导曾经枕着周伯仁的膝盖,用手指着他的肚子说:“你这里有什么东西?”周伯仁回答说:“这里空空洞洞,没有东西,可是能容纳下几百个像你这样的人。”王导并不责备他的无礼。参见《晋周顗传》? 成语“空洞无物”空虚,没有内容。原文是“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东晋的成语的典故篇五:悲喜交集《晋书王廙传》:王廙,字世将,东晋开国丞相王导的堂弟,晋元帝司马睿的姨弟。司马睿镇守江东时,王廙弃官前来投奔,深得器重。司马睿即位后,王廙时任荆州刺史,未能参加登基大典,作《中兴赋》以表忠诚,说:“天诱其愿,遇陛下中兴,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大意是说,如此隆重光耀的盛典,因守土远方不能亲临,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充满喜悦又感到遗憾。? 成语“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

东晋的成语的典故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h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