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戴金(全员正能量)讲座心得》,欢迎阅读!

张戴金演讲心得体会
今天上午,很有幸能够和全校老师一起听了张戴金老师的关于《疫情下,引爆全员正能量》的讲座,在听课过程中,张老师的思考角度与讲课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现将我今天上午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听张老师讲解心态篇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是张老师的三种病(差不多、混日子、抱怨),似乎这一切都像我们在说我们的学生,每天考的分数到80就知足了,在学校不被老师批评就知足了,当有人重点给我点出后,我突然发现不仅仅是我的学生已经有了这种心态,自己更是这种心态的重症患者,从刚入职时候为了转新、转正,每天的备课会把自己上课的每句话都写上,想把课文都印在自己脑子里,打磨自己的课堂效果,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拥有时效性,每天自己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同年级组的班级里,可是现在的自己似乎已经变得无所谓了,我的学生不是倒数第一就行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了自己的信条,当听完张老师的讲课后,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现在的行为,再想到年前自己对学生的批评,不由让我感到汗颜。而随后张老师的三大基因,让我对自己教学行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为我扭转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提供了一个方向,主人翁精神让我懂得了自己是班级的主题,要主动去做事,直面自己的困难,而自己的困难就是日益变懒的惰性,也让我感受到了责任心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应该用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用自己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去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这不由让我想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句名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老师,自己更应该做好学生的榜样,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让学生“不令而从”。而第二个基因:赏识文化,无疑是和我们学校当前贯彻的教学理念是相同的,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用放大镜去看学生身上的优点,让包容学生的缺点,对学生的宽容、赞美,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品行、修的是自己的情商,修的更是一颗对万物充满赞美的内心。而第三个基因:停止抱怨当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张老师的那句快乐地“活在当下”,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我们虽然有各种的烦恼,但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学生,看到他们一张张渴望知识的面庞,我们应该由衷地感到幸福,因为我们给了别人知识,我们能为这群孩子的美好未来增砖添瓦,或许这就是我作为一名老师的快乐吧,希望今后的自己能够像张老师说的快乐地活在当下,用宽容、赞赏去面对我的学生,用不一样的焦点去看待糟糕的事情,或许我会发现一簇不一样的烟火。
二、在听张老师讲解状态篇的时候,张老师首先讲的是三大文化: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这三者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任务,再次我们要付诸于实践,而做了我们就要见到效果,这不正是我们的工作状态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吗?对领导交代的任务,领导有了要求,我们要立刻去做,而做了我们必须对领导有一个满意的答复,对学生呢,我们既要说的明,又要催的紧。这就说到了张老师说的工作中的五大陋习(讲过了、我不会、不可能、没办法、找借
口),这个似乎每一个陋习都和我们沾边,面对学生我们往往一句我都讲过了,你为什么还不会,可是我们想想,我们讲了,但我们讲的时候他听了吗,我们盯到了吗?当我们自己面对领导交代的问题,我们不会时候我们有没有去多练、多逼一逼自己,没有办法时候有没有动用自己的所有脑细胞去干这些事,当自己无能为力时,有没有去通过学科组,年级组的力量去帮助自己想呢,我们总是在抱怨我没时间,家长不配合,但这些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一种借口呢。或许真的有笨孩子,但我们更应该相信的是笨孩子只是一群被歧视的孩子,他们或许因为自己家庭教育原因、某一任老师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恐惧,才会变成了学困生,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长处,或许我们从孩子的长处出发,让孩子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充满快乐地去接受学习,而当我们的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出发时,我们的老师无疑在育人这方面走向了成功。
以上就是我今天上午的学习心得,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今天上午的所学一定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的做法,让我向一个更合格的教书匠进发。最后用张老师的五大作风中的一点作为自己的结束语:我们面对领导的命令要绝对服从,面对学校的任务要马上行动,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要勇于负责,面对我们的困难要迎难而上没有借口,针对我们的目标,要努力地说到做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g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