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医院2010~2014年1085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2023-08-15 20:3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山西省人民医院2010~2014年1085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欢迎阅读!
山西省,病例,住院,死亡,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201020141085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1085例住院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医院201011日~20141231日全部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死因构成统计分析。结果 1085例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占65.35%,女性占34.65%50岁以上的年龄组占89.13%;死因前三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男性、>50岁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死因,应当针对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标签:住院死亡病例;死因;统计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环境、生活条件、卫生设施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死因谱也相应地发生变化[1]。现就山西省人民医院1085例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年龄、性别、病死率及死因顺位的构成,为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 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及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 201011日~201412311085例住院死亡病例。

1.2方法 根据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信息以主要诊断为死因进行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格将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2结果

2.1死亡病例性别分布构成比和病死率 1085例死亡病例中,男性占65.35%女性占34.6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197361例住院病例中死亡1085例,总病死率为0.55%;男性死亡709例,总病死率为0.73%;女性死亡376例,总病死率0.37%χ2检验,男女总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79P0.001男性总病死率高于女性。病死率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73P0.001,除2014年略有波动外,病死率整体呈下降的趋势,见表1



2.2死亡病例年龄分布构成比和病死率 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死率呈升高的趋势,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年龄组,合计占89.13%7079岁年龄组死亡病例数占构成比首位,为356例,占32.81%;经χ2检验,各年龄段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094P0.001。最小死亡年龄为出生后1 h,最大死亡年龄为98岁,平均死亡年龄为(70.11±16.7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为70.87±16.44)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为(68.68±17.33)岁,经t检验,男女平均死亡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平均死亡年龄高于女性t=2.054P0.05




见表2



2.3死因顺位及分布构成比 主要死因中,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构成了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居前三位,分别占死亡总数的37.24%15.67%14.38%,见表3



3讨论

3.1性别 从医院1085例住院死亡病例性别分布特征来看,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与男性在社会中从事的职业特点和生理特点,充当社会的主流角色,劳动强度大,各种精神和心理压力偏大,又有嗜好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所以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提高预防保健意识,加强男性疾病的监控,降低男性死亡率。从医院的角度,可适当增加男性患者的床位或制定比较灵活的措施,提高男性患者的住院诊治率,以期及时干预疾病的进展,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降低死亡率。



3.2年龄 死亡病例的年龄大多集中于>50岁的年龄组,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容易患各种疾病,导致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因此面对日益加重的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应注重中老年人群疾病的科学有效地救治,将老年患者列为医院卫生工作的重点监控对象,加强中老年人群的健康体检,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命质量,达到科学防病、延年益寿的目标。



3.3死因 死因顺位显示,恶性肿瘤是危害患者生命的第一杀手,以肺癌、癌,胃肠道恶性肿瘤为主。恶性肿瘤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主要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诊断率不断提高和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有关[3]。通过很多的统计资料证实,恶性肿瘤有极高的遗传性,它的发生、发展与环境污染、饮食结构、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4]。由于其具有发病过程隐匿、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等特点,人们在疾病预防和自我保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低龄人口群体,对肿瘤疾病的警惕性不高。因此①应加强预防,远离致癌物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针对高危人群定期有效地开展体检筛查,积极防治癌前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②要扩大医院规模,更新技术设备,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最终推动肿瘤诊疗水平向前发展。



循环系统疾病是我院住院患者的第二位死因,具有发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 [5],以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病种,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与现代社会年轻人脑力劳动过度、社会交际频繁、睡眠质量差、生活不规律、运动不足、精神紧张、肥胖及嗜好烟酒等因素有关。因此,①要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做好二级预防工作;②要广泛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知识的宣传,合理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运动降低突发性心脏卒中、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死亡,延长寿命。



因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的患者数排在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的第三位,主要是老




年患者,且以吸烟的男性患者为多。因长期吸烟,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最后往往因肺部感染而死亡。此外,还与大气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入使其发病率增加有关。提示在注意加强环境治理,净化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还应引导人们采取戒烟、防尘、加强耐寒锻炼、注意冬春季节防护、增强身体素质等综合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偶尔出现新的病种,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疾病,因此提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更为深入的认识以及提高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技术水平,是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综上所述,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五年来病死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出院人数的增加,病死率会有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院的总体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同时间接地反映了我省加大了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进一步讲,通过对20102014年我院1085例住院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死因的分布及构成比,从中可以发现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科学管理,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加强对死因顺位前几位的疾病的防治工作普及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生命质量,使医院的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利敏,胡胜英,胡峻,等.629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1264-65.



[2]庞辉,卢建学,龙思哲.2276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0111033-34.



[3]徐旭东.2005-2009我院首次住院肿瘤患者病例构成分析[J].中国病案,201011828-29.



[4]何冰,冯凯.10年住院死亡病例疾病构成的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544-46.



[5]钟玉霖,陈楚玉,徐丽萍,.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疾病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011334-35.编辑/张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H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