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教育一年级的女儿

2022-11-06 23:0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如何教育一年级的女儿》,欢迎阅读!
女儿,年级,如何,教育
我如何教育年级的女儿

梁一宁的爸爸(梁卫红)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小学年级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轻松松地学到的。而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此外,还得遵守校纪校规,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作为家长,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环境,十分重要。

作为一年级孩子的家长,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在不断摸索,在这里我只能谈一点不成熟的经验:我认为,在学龄初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各方面良好的习惯!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话强调了习惯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我在孩子习惯培养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时间自己安排

和其他很多小孩子一样,我的女儿也有写作业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写着写着就会到冰箱里找零食吃,或者跑到客厅看看电视,或做小动作;即使是看见她安安静静地坐着写作业,仔细观察才发现孩子正在发呆。

1




以前,我们的办法是催促、责骂,这也是家长们自然而惯常的做法。孩子缺乏自觉性,家长需要督促,督促就需要催促和责骂,这就是大多数家长的逻辑。

后来我发现这种办法效果不是太好,于是,就给她严格而明确规定,放学后必须首先完成作业,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干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比如游戏、看电视、画画等。8点半必须开始洗涮,850睡觉。如果完成作业早,就有充裕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业拖拉就没有时间玩儿。如果该洗涮时还没有完成作业,那就等着第二天到校挨老师批评。这样一来,孩子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避免老师批评,作业过程中减少了三心二意的现象,做作业明显注意力集中了,速度和效率提高了,完成作业后,孩子会安安静静画画或看看动画片或玩儿一阵游戏

总之,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孩子有安排学习娱乐活动的自由,增强了孩子的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2、作业自己把关

采取了上述方法后,作业中又出现一个现象,就是由于赶时间和粗心大意而错误率上升,一开始是父母帮她检查,发现错误后督促她更正过来。这样一来,一方面增加了父母的负担,另一方面,更大的问题是,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减弱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于是,我们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完成作业后先自己检查,然后父母复查,复查中如果没有任何错误,积累到一定次数后,就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买一件小礼物或带孩子到喜欢的地方玩儿。发现错误,首先要更正,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罚,比如不允许看电视玩儿游戏等。

女儿为了得到心爱的小礼物,为了避免处罚,逐渐养成了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错误也逐渐减少。 3、书包自己整理

作业完成并检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开始,孩子的各种书各种本和铅笔橡皮等文具会摊满书桌,迫不及待去玩儿,而收拾文具的事情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完成。这样造成一个后果,孩子第二天到校,老师指定找某一书或本或作业,孩子在书包里翻来翻去找不到。于是,我们给孩子增加一条规定,完成作业并检查修改后,必须自己把所有物品整齐有序放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Eo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