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长必看:孩子十岁之前要知道的十件事情》,欢迎阅读!

家长必看:孩子十岁前应该知道这十件事情
孩子十岁前应该知道或会做的十件事。比起奥数英语国学钢琴,这十件事听起来简单得多,然而这些更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健全性格、丰富情感和掌握基本生活能力的独立自信的少年。 1 自己穿衣服、洗澡和梳头发
这些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许有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早就会了。可是,会做和养成自觉的习惯是两回事。 为了赶着上学或上补习班,上面妈妈帮着孩子穿外套,下面爸爸蹲着给系鞋带,相信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里并不陌生。
穿衣服、洗澡和梳头,这些事情与其说是对孩子的锻炼,不如说是对家长的考验。很多家长嫌孩子做得慢、做不好,或是为了赶时间,就直接代替孩子去做了。
殊不知,只有家长住手,孩子才会动手,才会慢慢形成习惯去做,而不是仅仅知道怎么做这些事。 2 了解怎样使用金钱
这里说的不是认识货币的面值,或是在商店里简单地交钱买东西,而是让孩子对金钱有概念。 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到赚钱的辛苦、让孩子知道家里的一些重大的开支,如房贷等等,并让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懂得有节制地消费。
家长最不应该灌输给孩子的观念就是“钱的事你不用管,你只要把书读好,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 3 了解自己的身体
在学校进行生理教育之前,家长要教孩子进行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包括让孩子了解身体的各器官各部位的作用及如何工作的,了解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等。
也要让孩子有性别意识,对于孩子关于生理和性方面的问题,家长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回答,鼓励孩子提出这些问题,而不是遮遮掩掩敷衍了事,那样会导致孩子头脑中形成错误的概念。
4 会为自己准备简单的早餐
在大多数时候,早上孩子睡眼惺忪起床的时候,父母就已经把丰富的早餐摆在桌子上了。
可是我们想想,如果爸爸妈妈有紧急的事情,或是生病了没法起来做早餐,孩子是不是能熟练快速地喂饱自己。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开始,选择周末的早上让孩子学习做简单的早餐,如热牛奶、烤面包、泡麦片等等。 让孩子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些东西,之后要把果酱瓶、面包和牛奶桶放回原处,再把自己用过的餐具洗干净,这样的过程才算是会做早餐。
在美国,母亲节父亲节或爸爸妈妈的生日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孩子给父母做爱心早餐。所以我们不妨在生活里多创造些机会让孩子动手。 5 懂得怎样自己解决问题
除非紧急和严重的问题,孩子不能事事都求助于父母。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处理麻烦是一个孩子走向独立的必需的能力。
解决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二是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无论哪个,当孩子求助时,父母都不要第一时间直接提供答案和解决方法,而是让孩子自己先思考,先尝试。 这样才会激发孩子内在的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意愿,而不是被动地坐享其成得到答案。 在一群孩子中,那个能主动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就显示出了我们常说的与众不同的“领导能力”。 6 学习选择善良
要让孩子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完美的,有阴暗的一面,是好人与坏人并存的。但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原则,坚持做善良的人,并选择与善良的人为友。
在孩子们的小“江湖”里也会有欺凌、欺骗和朋友间的冲突不和,在你的孩子要“近墨者黑”或是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做父母的一定要理智,要教导孩子是非观和行为底线,用正确的方法应对,而不能一味地站在孩子一边,无原则地心疼或袒护。
7 知道从家里去一些常去地点的路线
这些地点包括学校、超市、图书馆、电影院、祖父母的家等等。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孩子都要很清楚:在哪个方向、经过哪些地方、大约多远(多长时间)、在哪站下车。
当然更重要的是孩子了解自己家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环境,一旦走失,可以在求助时很清晰地描述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8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