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022-10-28 08:17:5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究》,欢迎阅读!
文化教育,探究,实践,传统,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作者:张晓辉 韩雪飞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9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沉淀的文化精髓,是民族情怀的具体体现。大中专院校肩负着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针对衡水市大中专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教育者通过实研究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大中专院校的校园文化之中。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的启示将有助于形成一套富有本地特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学理念 ;道德培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3-01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基,作为人们思想进步的源泉,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一些深受传统道德影响的人们坚守信仰,可歌可泣;也有一些背弃传统文化的人们毒化社会,失徳败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大中专院校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衡量学生是否有健全的人格,是否有高尚的道德,离不开对学生德行素养的考查,离不开对学生心灵家园的关怀。大中专院校开展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宣传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重新认知和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大中专院校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再认识尤其重要,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入学的思想,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一、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自学意识

当前,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少,以衡水市大中专院校为例,即便是文科类的学生,也只是个别专业会接触到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课程而且学科课程设置时间短,内容含量少。对理科类的学生来说,选修课也很少会有学生学习文化方面的课程艺术生更是很少接触传统音乐、传统绘画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多侧重的是现代艺术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教材的学习,而在大中专学习阶段对《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音韵学教材,《说文解字》、《尔雅》等语言学教材一无所知。由于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很宽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分散于各学科的传文化加以强化,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同时,选修课程中加重传统文化课的分量,用学分考核的方式要求学生自觉进行学习有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强化引导或是个人兴趣的支持下,对传统文化学习将会由被动逐渐转化为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7i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