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生命意识》,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生命意识
作者:李春燕 杜慧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7年第11期
摘 要: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因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是因为它不仅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使人陶醉,而且以诗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强烈地震憾着读者的心灵。本文主要浅谈《春江花月夜》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生命意识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千百年来倍受读者的青睐,成为一首“千古绝唱”,“它不仅以唯一的身份使“春江花月夜”这种宫体诗形式流芳百世,而且摘取了集宫体诗、哲理诗、山水诗精华为一体的桂冠”。它不仅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使人陶醉,而且以诗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强烈地震憾着读者的心灵。诗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意境都饱含着诗人对对人生哲理的思索[1]。 一、生命的蓬勃和无可奈何
诗人开篇就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卷,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幽美邈远、恍惚迷离、深邃空灵的境界,使人如梦如幻,仿佛整个生命都融进了那个神秘的世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四句无一句不充满动感。江潮连海,气势磅薄,潮涌明月,光随波动,诗人赋予明月与潮水以蓬勃的生命。然而张若虚在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中,感悟到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生命哲理和“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宇宙规律。虽然作者在大宇宙面前感到了人的渺小和孤寂,但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作者看到了人生的“无穷已”,这又使他感到欣慰。 二、生命的情感丰富
人似乎站在宇宙之外和生命之外观照今与古、万物与生命。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由上半部分对宇宙、人生的观照转为对世间别离相思之情的描写。“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春江无月明?”总抒相思别离之愁。“白云”象征游子浪迹天涯,萍踪无定,“青枫浦”系诗中惯用之感别的景物。在句意关系上,上句为下句之因,正因为“白云”的“去悠悠”,才使得“青枫浦”上的别离人不胜愁苦。“谁家”和“何处”互文见义,两个设问,道出了普天下离别之人共同的愁苦情结,使诗的情感时空超出了个人范围,像诗的上半部分一样,融进了思接千古的生命时空。此四句使上下文浑然贯通,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到诗人生命意识在下文中的延续[2]。“可怜”八句紧承“何处”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借良辰美景写闺妇怨情是古诗常见的一种形式,只不过,诗人在这里没有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借“月”抒情。“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诗人似乎在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