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2022-09-01 07:44: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孟浩然,广陵,黄鹤楼,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吟诵一对《红楼梦》中的对联,并写下来: “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2、导语,揭题。

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有人说,友情是真挚且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便与友情有关。(师板书课题)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a、生试读,诵读(注意“孟、陵、辞”的读音)

b.师范读(也可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古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2、学法“引路”,自学古诗。

a、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应怎样来学习古诗? b.归纳如下学习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3“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

a、指名简介李白。

b.说说诗题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c.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咬音的准确。 4、明诗意。

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古诗。

b、查字典或借助课文提供的注释,把它们“移注”到诗行中,读懂诗句的意思;记下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交流。 5、入诗境,悟诗情。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从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的? 6、围绕“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提示:指导各组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如:介绍李白与孟浩然;说诗句意思,用逐句朗读逐句解释的方法;抓住“黄鹤楼”“之”烟花”“尽…‘唯见”等重点词,解释、朗读、品味;抓课文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画面,小组合作将李白与

盂浩然在黄鹤楼边依依惜别的情形表演出来等。) 7、小组汇报、交流。

(提示: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并能

一小段话描写下来,当场点评。) 8、诵读诗句,体会情感。

a.找出一对近义词(孤——唯),想象:当时李白伫立在岸边,他可能做了些什么? b.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心情。 c、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1、出示唐朝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a、罢:完了;完毕。b.柴扉:柴门。 2、出示自学要求。

a、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该诗。

b.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尝试赏读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 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1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