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助理医师考试复习题

2023-01-18 01:5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药方剂助理医师考试复习题》,欢迎阅读!
复习题,方剂,医师,助理,中药
一、名词解释:

解表剂: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邪外出

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

泻下剂: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

攻逐水饮作用,治疗里实证为主的方剂

清热剂: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

毒、滋阴、透热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

温里剂: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作用,治疗里寒证的方剂

补益剂: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

阳不足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

固涩剂: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

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的方剂

安神剂: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

志不安病证的方剂

理血剂: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祛瘀或止血作用,治疗

血瘀证和出血证的方剂

祛痰剂: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痰饮作用,治疗各

种痰病的方剂

消食剂: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消痞化积作

用,治疗食积证的方剂

治风剂:以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

风或平息内风的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

治燥剂: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

宣外燥或滋润内燥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

理气剂:以芳香、辛散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

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用药法度,有目的的有序列

的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

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其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二是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治疗次要兼

证的药物。

佐制药:即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

烈之性的药物。

反佐药:即病重邪甚以及拒药不受的情况下,配用与君药

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格拒

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直达病所的药物

调和药:指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同诸药的相互作用,



其矫味作用的药物。

二、简答题:

1.写出下列方剂的组成: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小青龙汤:桂枝、麻黄、芍药、干姜、细辛、甘草、五味子、半夏 清胃散:升麻、黄连、当归、生地、丹皮、石膏 四物汤:熟地、芍药、当归、川芎

五苓散:泽泻、白术、猪苓、茯苓、桂枝

平胃散:厚朴、陈皮、苍术、甘草、生姜、大枣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 真武汤: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 四逆汤:附子、甘草、生姜

肾气丸: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子 小建中汤:芍药、干姜、桂枝、甘草、大枣、饴糖 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枳实、神曲

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药、丹皮、泽泻、山茱萸、茯苓 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枳实、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

木通、甘草、当归

2.写出下列方剂的功效: 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清胃散 清胃凉血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四物汤 补血,活血,调经 一贯煎 滋阴疏肝 四神丸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天王补心丹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酸枣仁汤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血府逐瘀汤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羚角钩藤汤 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镇肝息风汤 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八正散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五苓散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真武汤 温阳利水

独活寄生汤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保和丸 消食和胃 乌梅丸 温脏安蛔

3.写出下列方剂的主治证: 银翘散 温病初起 温脾汤 阳虚寒积证 大柴胡汤 少阳阳明同病 白头翁汤 热毒痢疾 小建中汤 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阳和汤 阴疽证 归脾汤 1.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不统血证 百合固金汤 肺肾阴亏,止咳化痰 酸枣仁汤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神志不安 苏子降气汤 上实下虚之咳喘证 旋覆代赭汤 胃虚痰阻气逆证 血府逐瘀汤 胸中血瘀证 小蓟饮子 下焦瘀热所致血淋证 川芎茶调散 外感风邪头痛 镇肝息风汤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八正散 湿热淋证 真武汤 1.脾肾阳虚水泛证2.太阳病过汗而致阳虚水泛证 二陈汤 湿痰证 小陷胸汤 痰热互结之小结胸证

4.写出下列方剂的方歌:

生化汤 半夏厚朴汤 桂枝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 半夏厚朴茯姜苏, 桂枝汤治太阳风, 归芎桃草酒炮姜, 降逆散结痰气疏, 芍药甘草姜枣同, 恶露不行少腹痛, 加枣同煎名四七, 解肌发表调营卫, 温经活血效益彰。 痰滞气滞皆能除。 表虚有汗此为功。

败毒散 酸枣仁汤 仙方活命饮 人参败毒茯苓草, 酸枣仁汤治失眠, 仙方活命金银花, 枳桔柴前羌独芎, 川芎知草茯苓煎, 防芷归芩草芍加, 薄荷少许姜三片, 养血除烦清虚热, 贝母花粉加乳没, 时行感冒有奇功。 安然入睡梦想甜。 山甲皂刺酒煎加。

炙甘草汤 归脾汤 阳和汤 炙甘草汤参桂姜, 归脾汤中参术芪, 阳和熟地鹿角胶, 麦地阿枣麻仁嚷, 归草茯神远志宜, 姜炭肉桂麻芥草, 心动悸兮脉结代, 酸枣木香龙眼肉, 温阳补血散寒滞, 虚劳肺萎服之康。 煎加姜枣入心脾。 阳虚寒凝阴疽疗。

消风散 独活寄生汤 补中益气汤 消风散内用荆防, 独活寄生艽防辛, 补中益气芪术陈, 蝉蜕胡麻苦参苍, 芎归地芍桂苓均, 升柴参草当归参, 知膏蒡通归地草, 杜仲牛膝人参草, 虚劳内伤功独擅, 风疹湿疹服之消。 冷风顽痹屈能伸。 气虚发热亦堪珍。

六味地黄丸 苏子降气汤 杏苏散 六味地黄益肝肾, 苏子降气半夏归, 杏苏散内夏陈前, 茱萸山药苓泽丹, 前胡桂朴草姜随, 枳桔苓草姜枣研, 更加知柏成八味, 上实下虚痰嗽喘, 轻宣温润治凉燥, 阴虚火旺可自煎, 或加沉香去肉桂。 止咳化痰病自痊。 养阴明目加杞菊, 滋阴都气五味研, 肺肾两调金水生, 麦冬加入长生丸。





7.固涩剂中为什么常配伍补益药? 固涩剂以固涩药为主,为正气内虚气血精津耗散滑脱而设,适用于气血精津耗散滑脱治标之剂,但此症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正气亏虚,故在用药时应根据气血精津偏衰的不同,配伍相应的补益药,补涩并用,标本兼顾。

8.祛痰剂中为何常配以理气药?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易阻碍气机,而气滞不行,又使湿邪不得运化,故祛湿剂中常配行气药,以求气化则湿化。

9.活血祛瘀剂为何常配伍行气药?

气血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气滞可导致血淤,血淤常兼气滞,气行则血行,可增加活血化瘀作用。



10.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①三补三泻,以三补为主

②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③补中有泻,寓泻于补 ④标本同治,治本为主


11.肾气丸主治何证?其功用是什么? 主治:肾阳不足 功用:补肾助阳

12.越鞠丸的主治证候是什么?本方以何药为君?

主治郁证。以行气解郁以治气郁的香附为君

13.治疗寒热互结之心下痞宜用什么方?写出其组成。 方名:半夏泻心汤。

组成:黄连、黄芩、干姜、甘草、人参、大枣

14.写出3首含有生地黄的方剂。

九味羌活汤,清营汤,百合固金汤,犀角地黄汤,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清胃散,增液承气汤,炙甘草汤,小蓟饮子,天王补心丹,一贯煎,朱砂安神丸,羚角钩藤汤,增液汤,

15.简述银翘散中配伍荆芥穗的意义。

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发表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意

16.组成中含白芍的方剂有哪些?(至少写三首,每首1分)

小建中汤,芍药汤,四逆散,四物汤,真武汤,百合固金汤 17.试列举三首治疗咳嗽的方剂。

麻黄汤,桑菊饮,百合固金汤,桑杏汤,杏苏散,二陈汤,苓桂术甘汤



18.柴胡在小柴胡汤、逍遥散、败毒散、四逆散、大柴胡汤、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小柴胡汤:入肝胆经,疏泄肝胆,散邪透表,使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

②逍遥散:入肝经,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气机舒畅,为君

③败毒散:疏散解肌,助羌、独散外邪,除疼痛,为臣药

④四逆散:入肝胆经,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令阳气外达,为君药 ⑤大柴胡汤:疏泄肝胆,散邪透表,与黄芩共清泄少阳之热,为君

⑥补中益气汤:与升麻共用起升阳举陷,解表退热,引黄芩、人参走表固表,为佐使药



19.写出黄芪在玉屏风散、补阳还五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中的作用。

①玉屏风散:甘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君药 ②归脾汤:甘微温,补脾益气

③补阳还五汤:补益元气,使气旺则血行,血行则瘀消,瘀去络通,治疗本虚

④补中益气汤:甘微温,入肺脾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20.芍药在小青龙汤、四物汤、真武汤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小青龙汤:益阴血敛津液,以制诸药辛散温燥 ②四物汤:养血柔肝止痛

③真武汤:酸甘,敛阴缓急而舒筋止痛,利小便,监制附子、生姜辛热伤阴,佐药



21.四君子汤与参苓白术散均可用于脾胃气虚证,二方有何不同? ①均:益气健脾之功

②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

③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主治脾胃气虚夹湿之症,亦可用治肺痨损虚劳诸证,为培土生金法中的代表之一。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症者



22.白虎汤与补中益气汤均可用于发热证,临床应如何区别使用? ①白虎汤: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应用依据,治宜清热生津。

②补中益气汤:主治气虚发热。以发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脉虚大无力为应用依据,治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23.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证,如何区别应用 ①桂枝汤所治疗之自汗是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导致(1.5)桂枝汤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治自汗

②玉屏风散所治疗之自汗乃因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导致(1.5)玉屏风散功专益气固表,兼以祛风治自汗(1)

24.佐药的含义有哪几个方面?

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反佐药:即病重邪甚以及拒药不受的情况下,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格拒。

③佐制药:即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三、论述题:

1.试述补中益气汤与归脾汤在组成功用和主治上的异同。 ①均用参、术、芪、草益气补脾

②补中益气汤:补气药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其升清降浊之能。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致少气懒言、发热及内脏下垂 ③归脾汤:补气药配养心安神药。意在补益心脾,复脾生血、统血之职。治心脾气血两虚而致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各种出血



2.桑杏汤、杏苏散均为轻宣外燥之方,有何异同? ①均:为清宣外燥之方,用治外燥咳喘之症。

②桑杏汤主温燥,辛凉甘温之剂。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主治外感温燥症。

③杏苏散主凉燥,苦温甘辛之法。杏苏辛散凉燥,温润肺金,主治外感凉燥证。



3.桂枝在小建中汤、肾气丸、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①小建中汤:辛温,温里散寒,温经通阳,配饴糖辛甘化阳,温中焦,补脾虚

②肾气丸:辛热温通,温阳化气,桂附相配补肾阳,助气化,为君

③当归四逆汤:辛温,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药

④桂枝汤:甘温,透营达卫,温通经络,解肌发表,外散风寒,治卫强,为君药。桂芍合用调和营卫,桂配甘草大枣辛甘化阳。



4.试述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在功效、主治方面有何不同? ①麻黄汤:发汗解肌,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②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③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证。



5.参苓白术散、四神丸、乌梅丸均能治疗泄泻,有什么不同?(7分)

①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用于脾虚湿盛之泄泻 ②四神丸温肾暖脾,固肠止泻。用于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 ③乌梅丸寒热平调,补虚涩肠以止泻。用于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之久泻久痢。



6.比较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在组成、功用、主治上的异同。 ①均:治疗少阳病,皆有和解少阳之功用,都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2)

②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功用为和解少阳。方中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止呕;参大枣、甘草益气扶正,健脾和中。(4)

③大柴胡汤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硬、大便不解 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功用不仅和解少阳,且能内泻阳明热结。方中柴胡与黄芩和解少阳:大黄与枳实泻阳明热结,且行气消痞;芍药缓急止痛;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因阳明有热结,不用参、草之甘壅留邪,而用大枣调和诸药。(4)



7.四逆散、四逆汤和当归四逆汤均治“四逆”,立法有何不同?临床如何区别应用

①四逆散:阳气内郁不达四末所致,阳气不虚,故其逆冷仅限于肢体的末端

②四逆汤: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致厥逆,故厥逆较重,冷过肘膝,且有全身阳盛阴衰症状

③当归四逆汤:营血虚弱,经脉空虚,寒邪入侵,经脉凝滞,血行不利而手足厥冷,病位较浅,程度较四逆汤证轻,也无全身阳衰阴盛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wN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