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分钟法学院】“隔夜醉驾”没事?当心!大数据显示:基本都定罪了!》,欢迎阅读!

法妞问答 www.faniuwenda.com
【五分钟法学院】“隔夜醉驾”没事?当心!大数据显示:基本都定罪了!
醉驾入刑以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醉驾大幅减少。但仍有一些人心存侥幸,对“醉驾”的认识存在误区。有办法可以逃避酒精检测吗?前一晚醉酒第二天可以开车吗?
“醉驾”的法律依据
2013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醉驾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对“醉酒”的认定沿用了强制性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关于“醉酒后驾车”的规定,即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驾。这是一个单一的量化认定标准,不论行为人的意识清晰程度和控制能力,只要达到此标准就可以认定醉驾。所以,“没有喝醉不会被判刑”、“干喝不醉,驾车无罪”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法妞问答 www.faniuwenda.com
想逃避酒精检测?不可能!
当前,我国交警部门在处理醉驾时通常要对驾驶人员进行两次检验,即先进行呼气检验,若呼气检验结果达到或者接近醉酒标准,则还需要进行血液检验。根据《关于办理醉驾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行为人的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行为人是否醉酒的依据。但对恶意逃避酒精检测的行为,《意见》作了特殊规定:
一是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已达到80毫克/100毫升的醉酒标准,却在抽取血样前脱逃的,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醉酒的依据。
二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的,以其饮酒后的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是否醉酒的依据。如果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应当认定为醉酒。 三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醉驾入刑的目的是加重对醉驾行为的惩罚,有效防范风险。以恶意逃避酒精测试的方法逃避法律追究,将会产生不良示范效应,不利于公众利益的保护。因此,对于恶意逃避酒精检测的行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从重处罚。
“隔夜醉驾”行为如何认定?
对于“隔夜醉驾”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关键在于对主观故意的认定。危险驾驶罪属于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可能处于醉酒状态并驾驶机动车,但不要求行为人准确认识到自己的醉酒程度。对行为人“隔夜醉驾”的主观心态认定,要全面审查、综合分析。既要注重行为人自己的供述、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又要注重分析行为人体态特征、醉驾引发的后果、视听资料、血液检测鉴定意见等客观证据。若证据表明行为人基于当时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客观条件,主观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处于醉酒状态,就应当认定其有醉驾的主观故意。事实上,人在醉酒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甚至隔夜休息后,体内的酒精含量仍然可能使饮酒者处于醉酒状态,因为血液酒精含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o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