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欢迎阅读!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管理学》
一、考试总体要求
管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管理的各个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创新;掌握各个职能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查目标
管理学考试是为长春大学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入学考试科目,它的目标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理解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几种职能,管理者所扮演的三大类角色,管理者所具备的三大技能;
2.掌握每种道德观的内容与区别,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3.掌握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分类,决策过程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决策问题做出决策。;
4.掌握计划的概念,计划的性质,计划的分类标准,计划编制过程。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的过程。
5.掌握战略环境分析的思路,产业分析模型。
6.掌握组织的定义及组织设计的必要性,组织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以及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组织在部门化设计时的基本原则,权力的定义、来源和种类,授权的定义、过程与原则。理解:组织与组织设计的区别与联系,集权与分权之间区别和联系,影响组织幅度设计和分权的各个因素。
7.人力资源的计划、过程,人员配备的一般原则;员工招聘的标准和来源,人员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绩效评估的定义和作用,,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缺点,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绩效评估的方法,
8.掌握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领导的三种作用,权力与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基本分类,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行为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9.掌握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行为的作用,激励产生的原因,需要与激励的关系,X理论和Y理论,激励理论的分类基础及其三种类型——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和强化理论,
10.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区别 11.掌握维持与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创新的过程。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试卷题型为名词解释、单选、填空,简答、计算 (1)名词解释10-15% (2)单选 10-15% (3)填空10-15% (4)简答25-35% (5)计算10-20% (6)论述10-20%
四、考查内容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了解:各种管理定义的联系与区别,各种管理职能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
掌握:管理的定义,管理的五种职能,管理者所扮演的三大类角色,管理者所具备的三大技能;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
了解: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定义,道德观的种类,社会责任观的种类,对特定组织——企业来说,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掌握:每种道德观的内容与区别,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了解:满意原则和最优原则的区别,按各种不同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
掌握: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过程通常所包含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了解:计划的概念,计划的构成要素,计划的性质,计划的分类。 掌握:计划编制过程;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的过程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掌握:战略环境分析的思路,产业分析模型。 第八章 组织设计
了解:组织的定义及组织设计的必要性,组织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授权的定义、过程与原则。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
掌握:组织在部门化设计时的基本原则,集权与分权之间区别和联系,影响组织幅度设计的各个因素。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了解:人力资源的计划、过程,人员配备的一般原则;员工招聘的标准和来源,人员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绩效评估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编制人力资源计划的基本程序和内容,员工招聘的程序和方法,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缺点,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绩效评估的方法,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了解:领导与管理,领导的三种作用,权力与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基本分类,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行为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理解: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领导定义所包含的三要素,权力的类型 掌握:管理方格理论、领导方式情景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十二章 激励
了解: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行为的作用,激励产生的原因,需要与激励的关系,激励的基本形式和实务。
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论,X理论和Y理论,激励理论的分类基础及其三种类型——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和强化理论。
第十四章 控制
了解:控制的必要性,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理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区别,控制的过程。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了解:维持与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创新的过程。
掌握:创新与维持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基本概念,创新活动的内容及其组织。
五、参考书目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