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像社会学中图像、意义与社会的意义

2023-06-12 21:3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图像社会学中图像、意义与社会的意义》,欢迎阅读!
图像,意义,社会学,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图像社会学中图像、意义与社会的意义

作者:乔梁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24

摘要:伴随着商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图像的意义远比我们能够想象的更为深远。它已经成为我们物质商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下,图像的意义十分重要,如何能够利用图像的方式来为社会提供思考与意义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图像社会学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图像社会学中图像、意义与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图像社会学;意义;社会

发现意义、理解意义、利用意义或是我们发展自我社会的必要手段。这种意义的追问,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都能够找到其重要的身影。这是对自我、群体、社会的不断地界定与解释。当然,这种解释是需要介质的。从阿尔塔米拉的洞窟到大地之母的维纳斯,从孩童的第一声啼哭到我们的肢体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对于意义呈现与表达的介质。

进入20世纪后,西方愈加开始重视作为语言表达介质的图像。这种研究建立在对语言学研究层面之上。我们能够清楚地在印象派到抽象绘画的发展历史中发现,西方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图像的认识与研究逐渐地深化。从塞尚、修拉对图像的研究开始,关于图像语言学的建立就在一点点地形成。最后,康定斯基、马勒维奇等艺术家完成了对于图像的元素化、形式化、对象化。这种图像语言学为我们今天研究意义与图像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随后我们就迎来两个问题,图像在今天起到怎么样的意义以及今天图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传播介质所承载的意义是什么。 一、被图像结构的世界

从承载意义来讲,文字与图像都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存在。对意义而言,文字以其丰富的联想性与深刻的思想性对其进行着丰富、深刻的表意;而图像则通过模拟与再现的方式将意义感性化、直观化。简单地讲,文字更加抽象,这种抽象是基于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的简易把握;图像更加具象,这种具象是对物质世界的再现与反映。在长期地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地发现图像更加具有效率。一幅图所含有的信息量远比一个文字符号丰富得多。 所以在西方工业革命大生产的时候,图像的形式与内容逐渐地从传统绘画的形制中走出来,它们开始面向公众进行更丰富地、更广博地图像叙事。这种转变我们谈过很久,这其实就是当代文化的图像转向。所谓图像转向,其实就是从以往的语言主因型文化阶段向着图像主因文化阶段的转向与发展。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描述的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这表现为世界逐渐地被图像所结构。这种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是以图像为中心进行的关于世界意义的叙事与演绎。这代表着图像成为了当代社会生产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并对人类生活产生着主导的影响。

伴随着商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图像的意义远比我们能够想象的更为深远。它已经成为我们物质商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在商场中、超市里以及街边都能感受到视觉图像的强大力量。它们在不断地对我们进行着意义的传输,而置我们于图像所构成的视觉世界之中。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猛然发现我们处于一个被视觉束缚的年代与社会之中。逢年过节,漫天的视觉图像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不断地向我们叙述着故事情感于是乎,我们陷入了由我们自己制造的视觉幻想之中。它已如空气一般,细致到了生活的每一处角落,我们无法逃脱亦无法抗争。 二、图像承载的意义

符号之于意义,是一种介质与承载。在今天图像的表达力远超文字,这是其符号特性与时代特征所决定的。那么图像承载的意义是什么,这种意义从哪里来呢?这个疑问的解决在于我们的日常。就传统绘画而言,一幅图的意指是明确的。它没有太多的意义滑动的可能。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幅图的所指的滑动是比较频繁地。而这种频繁地滑动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它是对日常生活中各异意义的不断链接。这种经由图像承载着、链接着、滑动着的所指就是图像的社会性。

关于图像转向与意义承载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图像转向的问题是语言学的问题,而图像在今天对于意义的承载与表达则是社会学层面的问题。这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在掌握怎么说话后,必然会走向说什么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如何进行视觉语言的表达就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处理。我们讲事情的发生与发展是合情合理就是这个意思,图像的表达自然也要符合这个道理。它要符合具体的物理、事理、情理,这样的视觉语言的传达才更具说服力、更有传播的效力。相对应地,图像语言学则是一种封闭的、绝对的语言。它切断了意义滑动的可能,这其实就是西方的抽象艺术语言。它表现为一种较为纯粹的语言表达,即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但是这种意义的封闭表达是否有效呢,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如果说我们需要的是意义表达的快速地、简易地接受与理解,那么所看即所感是对意义的一种简易把握。这就像下厨房做饭一样,对于饭菜做法的简易学习是类似德国人做饭那般。一道糖醋排骨,排骨要煮多久时间、糖要放多少、醋要放多少,这些都是要进行量化与程式化的。这种意义的封闭训练能够让一个不会表达、不会做饭的人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意义的表达。在这个层面来说,意义的简单表达是十分具有效用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尽然。如果去过德国,我们会发现德国的一座城市里所有超市的面包都是一个味道,那是一种单调到可怕的味觉体验。同理,如果说这种体验扩展到生活的意义之中,那么我们将会获得一种类似机器生产机油的味道。这种意义的快速地、单一地传达将会导致我们生活严重的同质化。或许那个时候,我们就迎来了机器人的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以说,今天我们更多需要的是意义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用数理化是不易完成的,但是用艺术的方式就很好能解决。一分钱的图像,既能指向货币价值、又能使人回想起一分的儿歌、又能唤起那一段段的时光与岁月的记忆。这种联想赋予了图像表达意义的滑动的可能,此时图像就有了社会的意义。这种意义的丰富性来源于社会日常之中,它以滑动意义的方式表达着其社会寓意,这就是图像的社会学。 三、图像与社会

其实,中国当代的意义表达状态与图像社会学就十分契合。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是讲究一个人情的社会。关于意义的表述一般都是委婉地进行。这表现为一种曲线,而西方一般是直线性的。所以西方的现代主义很发达,这就是因为它大面积地运用了这种简化的方式来去处理问题。但是中国人做事一般都是比较后现代的,尤其是今天。我们会发现做一件事,一般会连着做好多事情。最后可能都不知道哪件事情最主要了,但是最初的目的却达成了。这种力量很厉害,这导致我们无法简单地被复制。还是以做饭为例,中国人做饭放盐放多少一般都是心中有数,但是要问放多少克盐我们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因为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而且我们还有不同的菜式,有的菜就是要做成咸的。这点西方人就比较纠结,他们很难掌握这种模糊的方法。

图像社会学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对意义的多样化表达。在当下,图像的意义十分重要。如何能够利用图像的方式来为社会提供思考与意义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不仅仅表现在艺术上,还将以一种主导的生产资料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葛秀丽,乔梁,曲纪慧 . 当代视觉设计文化意义的呈现与表征 [J] . 艺术工作201704 86-88.

[2]雅昌艺术网专稿:任戬论图像社会[J/OL]. http//gallery.artron.net/20150802/n766579.html.2015-08-02. 任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6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