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低年段古诗教学策略研究》,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低年段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的重要传统文化瑰宝,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古人的智慧。因此,各个学校对古诗词教学有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低学段的小学生是接触古诗词的初期阶段,教师要加强重视度,帮助学生分析古诗词的含义,并结合创作的背景展开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低学段古诗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学段古诗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设计中,古诗词所占的内容比重较小,因此,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都不能给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重视。古诗词作为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结合其内容的特点等方面展开仔细研究,并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让低年级小学生能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1.
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
为了让小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古诗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了解诗词的作者,并重点从其生活的年代背景为出发点展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中《村居》和《咏柳》时,教师重点介绍两首诗的作者,《村居》的作者是清朝文人高鼎,本首诗主要写的是早春二月,绿草茂盛,黄莺飞舞,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的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的场景。全诗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高鼎是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风光。而《咏柳》是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本首诗的作者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贺知章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中乙未科
[1]
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教师在介绍这两首诗的作者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应的图片资料辅助讲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诗词的创作年代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
反复感受诗歌的节奏
诵读古诗是我国的教育传统,让学生更多的诵读古诗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在小学低学段的古诗教学中,不能知识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并在课堂教学中避免过多地琐碎分析,而是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因此,教师可以应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创设情境。小学低学段的古诗词大都充满诗情画意,且短小精悍,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渲染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中《春晓》时,让学生单纯地通过听老师的讲解,很难充分理解,不能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创设课堂情境,借助一曲充满春天气息的音乐,帮助小学生更快地融入环境中。在选择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专门寻找歌曲中有虫鸣、鸟叫等声音的歌曲,从而让学生感受本首诗的意境。
2.
多形式诵读。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讲,要想真正了解一首古诗的含义,首先离不开反复诵读。但是,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讲,反复诵读古诗词的过程十分枯燥。而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低学段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以不同的朗读形式调动其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使其充分感悟诗意,真正理解古诗。低学段的学生不能有效理解古诗词内容中呈现出来的古今差异,因此降低学习兴趣。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重点词汇和重点诗句,使学生能更为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如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的《绝句》时,教师可以引
[2]
导学生关注诗歌中代表颜色的词语、代表数字的词语,和代表景物的词语,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诗歌,真正感受诗歌的节奏。
1.
直观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经研究表明,儿童在进行学习活动时,通常是用色彩、形象以及声音来调动思维的。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如果直接为学生翻译古诗词的含义,可以更好地辅助记忆,但是学生不能对古诗的意境产生自己的理解,无法形象地感知其中的画面,因此,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在低学段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用还原古诗词画面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中《赋得古原草送别》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画来呈现出草原的“离离”,并能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一岁一枯荣”等意境。通过展示相关画面等形式,小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草原,并感受其顽强的生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理解古诗词,能更好地增强学习动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古诗词教学,要先了解低学段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并且能从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规律出发。另外,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营造课堂氛围,呈现出更为直观的古诗词意境,让小学生能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充分地被其中的美感所吸引,并陶醉其中,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心灵,产生共鸣,并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林,李亮.试探适合小学不同年段的古诗教学内容及策略[J].创新人才教育,2018,04:71-74.
[2]肖爱群.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9,07:113. [3]路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观察,2019,618:63-64.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