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3-01-24 09:1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美术_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欢迎阅读!
分析,课后,教学设计,大自然,反思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绿色天地》,请同学们观察后说一说,这幅漂亮的风景画是由什么材料创作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身边的蔬菜瓜果都能做出大自然的美景,那么真实大自然是否有更多的惊喜等待大家呢?由此导入新课——《走进大自然》 二、新授

(一)、分别出示课本上的2幅作品《螃蟹》《小狐狸》请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2动物都是用什么材料进行组合创作的?另外在这2个作品中都出现了哪些形状呢?

(二)、引申出本课知识点:规则形和不规则形

(三)、让学生互相讨论,说一说自己带来的材料是规则形还是不规则形,它们都可以概括为什么形状?

(四)、欣赏有趣的树叶粘贴画,并在儿歌中导出教师的示范作品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巧用身边现成的物品,创作一幅有趣的拼贴画。注意画面中物体大小、色彩的搭配。 步骤:1、观察联想;2、组合拼贴;3、调整命名 四、学生作品展示(自评+师评) 五、欣赏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

如:冰雕、沙雕、大地艺术,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创作了美丽的粘贴画;还欣赏了冰雕、沙雕等艺术品,这些作品的创作素材都源于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因此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七、课后拓展

想一想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于创作呢?请学生下课后走近大自然,发现并创造更多有趣的作品。

学情分析

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年级阶段,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学习兴趣高表现自己,对于画面中的物体大小及色彩搭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效果分析

大部分同学完成了作品,但在画面的整体布局,以及树叶的大小、色彩搭配上还有待提高。

教材分析

《走进大自然》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一节集欣赏性、趣味性、创作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

本节课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树叶粘贴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惊喜,从而引申出环保的主题。

评测练习

巧用身边现成的物品,创作一幅有趣的拼贴画。注意画面中物体大小、色彩的搭配。 步骤:1、观察联想;2、组合拼贴;3、调整命名

课后反思

首先由于是去其他学校录课,和学生的熟悉度太低,没有完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状态,在导入环节不是很顺畅。

其次本节课在一些环节转换有些不流畅,如从欣赏到新课导入之间的衔接过少,转变有些快。

在介绍教师作品的时候,如果能描述一个场景会更好,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一只慵懒的小猫走出他的房子,他抬着头望着自己晒的小鱼干,心想什么时候能晒好分享给小伙伴呢?如此讲比单纯介绍创作的内容会更好。

另外由于30分钟的时间很有限,担心学生在课堂无法完成作品,导致给学生预留的创作时间太短,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有些着急,选取的也有些多,不够具有代表性。

对学生的鼓励多,建议也应该稍微多一点提一提。

整节课有很多不足,如果有机会重新讲授此课,一定会更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把刚才说到的问题全解决!

课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自然界中多种媒材进行造型游戏。学会利用自然物的色彩、外形、质感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想、组合、拼贴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一幅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if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