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动教育活动11《辛勤耕耘迎丰收》第二课时劳动教育教案

2023-03-10 03:4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劳动教育活动11《辛勤耕耘迎丰收》第二课时劳动教育教案》,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课时,耕耘,丰收,辛勤








(一)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基于北师大版教材《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八年级 活动132课时。本活动以“辛勤耕耘迎丰收”为主题,以“水稻的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为时间线索展开。第一课时讲述了水稻的种植过程。本课时为第二课时,主要讲述了水稻的收获过程:水稻收割的5大步骤。让学生学习收割水稻的传统农具的使用方法。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情感真谛,从而学会珍惜粮食,尊重劳动。

(二) 情分析:当代的城市学生,普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尽管天天吃着米饭,却未必知晓米饭的来历,全然不懂水稻是如此收割下来的。他们对于农耕生活因为年代相隔遥远而完全陌生,故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对该课活动的内容和参与机会是非常期待的。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节课让学生在水稻收割的细分过程中,直接经历从稻到米的收获和加工过程,体验传统农具的使用,感受传统农耕的艰辛,从而培养他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于提高农耕技术造福百姓的高尚追求。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稻梁椒,麦黍稷”,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农具,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传统农具进行水稻收割的每个环节的实际操作技能。



让学生在田间陇上知农、学农、爱农,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朴素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身体上的劳累和疲惫,更加珍惜学校宁静的学习环境,学会珍惜粮食,尊重人民劳动的良好品质,树立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造福百姓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





(一) 学重点:收割水稻、脱粒除杂的技巧

教学难点:使




(一)交互教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积极性,首先采用视频示范,让学生先了解动作规范,再利用多媒体说明要点,让学生结合视频更清楚地了解动作要点。

(二)分析法:劳动教育课不仅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还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原理是什么。另外,创造的源泉和灵感来自实践,学生懂得“为什么”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采用分析法是最合适的。

(三)分解示范法:学生初次接触水稻收割,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把水稻收割到最后变成米粒装袋,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把整体连续动作合理地分解为若干分解动作,然后一一示范,分解的操作动作比较简单,适合于学生模仿练习。



1课时, 25分钟



(一) 讲解说明。

金秋七月,稻田已是金黄一片,通过之前的播种,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有以下几种:镰刀、胶鞋、袋子、草帽、手套、谷耙、鼓风机(风车)、石碾(砻)、(脚踏)打谷机。

水稻收割主要过程:割稻——脱粒——晒谷——除杂——碾米。此外,还额外介绍了装运稻谷和扎稻杆,为趣味游戏设计和开展做必要的铺垫。每个过程播放示范视频,再结合PPT巩固每个过程的步骤。

(二)项目实践。

带学生到劳动教育基地开展水稻收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挥汗劳作,获得成就感,增强对农业实践的兴趣,发展主动参与意识,树立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亲近感。

(三)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1、需要服从基地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单独行动和接触镰刀、打谷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田间行走时,不得破坏种植有庄家的耕地,只能在沟沿、过道上行走。

3、收割水稻时,注意镰刀不要伤到自己或他人,人与人之间不要贴得太近,避免碰撞到彼此。

4、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最好穿长袖,避免劳动过程中被划伤。天气炎热,带好饮用水、涂抹防晒护肤品,再戴上草帽或防晒帽,防止晒伤。

5、下田劳动时,最好穿胶鞋,防止鞋底割破,也便于清洁。

6、在操作打谷机时,必须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在场,一定要把衣服和头发扎紧包好,不能披散,以防卷入传送皮带或滚筒造成意外。

(四)拓展延伸。

观看现代农业机械化收割的视频,感受科技发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T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