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之我见

2023-01-09 04: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之我见》,欢迎阅读!
推广人,少儿,培训,阅读
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之我见



在儿童阅读推广第一线浸泡了近四年,实战经验积累了不少;在深圳市班上听完徐冬梅、慧阳、林文宝、周逸芬和姬少华等专家的课后,我开始进一步思考: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一个合格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应该是怎样的?

一、儿童阅读推广人,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你是什么样的人

徐冬梅老师提到儿童阅读推广人的素质时,说道,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你是什么样的人。这点让我深以为然。

一个优秀的儿童阅读推广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胸怀宽广、善良博爱之人。每一次站在读书会的台前,故事义工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台下的孩子们。你就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你就是孩子们成长的榜样。试想,如果每次读书会之后,现场留下一片狼藉,小观众们怎么可能成长为爱护环境、为他人着想的人?如果每次故事义工都用心对待,认真准备要讲的故事,相信孩子们耳濡目染,也不会变成敷衍行事、毫无责任心的人。一个受欢迎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必定是在多方面都有较高的素质,不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受到家长们的仰慕。因此,我们努力的方向,不应该仅局限于提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和儿童文学养,而要着眼于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尤其是道德品质。

二、儿童阅读推广,从了解儿童的成长需求开始。

徐冬梅老师在她的讲座里提到,作为儿童阅读推广人,选择书的能力很重要;而周逸芬老师的讲座正好详细地阐释了什么样的图画书吸引孩子。她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吸引儿童的图画书的共性,比如,以动物为主角,文字叙述具体、简单,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等等。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了解儿童,仅从自己的主观想法出发,那就很有可能在推广阅读时遭遇挫败。比如,你向一个学龄前幼儿推荐《水浒》等名著缩写版,那孩子除了反感和抵触,不会给你任何积极的反应。因为这样的书根本与他内在的认知发展不相符。

儿童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爱和被爱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推广亲子共读时,一直提倡要爸爸妈妈搂着孩子一起读书的原因。孩子期盼的也许不是听故事,而是听故事时爸爸妈妈专心陪伴他(她)的时刻。每个孩子都很享受爸爸妈妈拥抱着他一起看书的感觉,那样的孩子安全感会建立得很好。

从儿童的需求出发,我们需要学习各个年龄段不同孩子的不同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懂得什么样的孩子能接受什么样的书。比如对于五六岁左右的孩子,很多家长迫不及待地希望他们能自主阅读,买来又厚又大的全文字书给孩子。殊不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认知能力仍不足以应付这样的书籍。最适合他们的,应该是文字比图画书稍多,但仍包含大量图画的桥梁书。如果阅读推广人能懂得这些,并且潜心学习各类童书的适龄性,那么他才有能力为不同类型的儿童选择和推荐最适合他们的书籍。

三、儿童阅读推广,实现自身价值的宽广之路。


林文宝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故事妈妈的出现,是女性自觉的开始,是妈妈们走出小厨房,走入大社会的开始。这一点让我颇为自豪。

第一次在小书房的读书会上当故事妈妈时,我的想法本来很简单:好像我也可以哦,要不试一试吧?没想到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从故事妈妈到骨干义工,从单纯地讲故事到自己当讲师来培训别的新手,从初来深圳举目无亲到每个周末都忙碌在各个读书会现场,朋友成……这样迅速的成长变化让我始料不及。最开心的是,作为一名妈妈级人物,因为儿童阅读推广的需要,自身的各方面潜能不断被挖掘:为了带孩子排练绘本剧,我钻研自学了绘本剧的录音和后期音效制作甚至人生中第一次走上舞台表演;为了培训别的故事妈妈,我不总结提炼读书会中积累的心得体会……

一次成功的故事讲述和分享,能让自己心里满足很多天;读书会后孩子们欢喜的表情、热情的招呼,能让自己心里温暖好几天。

为什么推广儿童阅读的人群中,以妈妈为主体?这其实也跟妈妈们在家庭中的职责有关——通常女性都以相夫教子为天职。但如若每天只沉醉于自己的小家庭,势必眼界狭隘,心绪不佳。当某次在图书馆或社区,偶遇一群热情的故事妈妈,被她们的美丽笑容所感染,被那个快乐的集体所吸引,很多妈妈就开始投身到这个行列。一开始是带着孩子常来听故事,慢慢地,她们开始突破自我走上台去给所有的孩子讲故事。此时,她首先会赢得是自家孩子对她的仰慕和钦佩:妈妈的勇敢大方和无私奉献不是最好的榜样吗?从成为读书会的义工以后,妈妈们的交际范围开始扩大,不再局限于三口之家和隔壁邻居;每次筹备活动,他们需要和社工、图书馆员、甚至媒体记者打交道。一起来做义工的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妈妈,经常在一起互相交流,眼界自然越来越开阔。

儿童阅读推广,就像《花婆婆》中的主角一样,在做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故事妈妈在为读书会忙碌的过程中,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获取的是社会和自己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这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

四、儿童阅读推广,随着自己孩子长大成人结束?

林文宝老师提到,在台湾曾经有一阵子,儿童读书会特别红火,大大小小的读书会遍布整个宝岛。但是渐渐地,随着一大批故事妈妈自己的孩子不再是儿童,她们开始淡出这个舞台。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严峻的问题。深圳的故事妈妈大多都是带着自家的孩子来参加读书会的。她们当义工,孩子当观众——这也是为什么读书会吸引义工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家孩子也能从读书会受益。

但是,当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对读书会不再感冒时,故事妈妈们还有参与的热情吗?还能坚持不懈地来做义工吗?据我们的观察,还真有一些义工随着自家孩子即将升入初中不再带孩子来读书会,而是带领孩子转战奥数、英语强化班。虽然这样的家长,我们应该理解。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儿童阅读推广人,绝不应该是只为了自己的孩子才来参与。我们应该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推广阅读的社会意义和积极价值。我们应该认识到,推广阅读,目的在于提高全体社会公民的素质,在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0b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