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欢迎阅读!

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自理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够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 它是一个社会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期,尤其要抓住3---4岁这个关键期,针对该年龄段幼儿特点与自理能力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从小就培养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却忽略了一个跟孩子息息相关的问题——“自理能力的培养”。
3、通过在园的一日生活,和家园合作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三-四岁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现状了解。 2、从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进行研究。 3、带领幼儿学习“自理”的方法。
4、利用幼儿“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5、利用家长资源对幼儿的自理能力加以巩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了解每个幼儿研究前后在家自理能力表现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加以记录和分析。
2、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游戏中进行幼儿自我服务技能的训练和内在意识的培养以达到研究目的。
3、观察法: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孩子的用餐、如厕、穿脱衣服等情况并作好记录和分析。
三、具体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 任务:
第一阶段:设计准备阶段主要工作: 第一:查阅文献,学习相关理论,搜集资料。 第二:调查、分析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 第三:进行研究课题的方案设计,制定研究目标。
第四:确定研究人员,学习生成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掌握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活动的一些原则。
(二)实施阶段: 任务:
1、根据课题目标及实施方案,开展系列活动。 2、定期研究课题工作,不断完善课题计划。
3、收集小班阶段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方法,并进行选择和提炼。 4、落实研究方案,并个案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总结阶段: 任务:
1、汇总、整理、分析各类资料。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四、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通过研究,探索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一般方法和措施。
2、使教师的育人观念得到转变,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以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为重点,注重幼儿自身的发展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3、教育叙事,教育案例,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v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