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总分式”议论文写作模板及解说

2022-10-06 14:5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作文:“总分式”议论文写作模板及解说》,欢迎阅读!
分式,议论文,解说,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总分式议论文写作模板及解说

写作指导:总分式议论文写作模板及解说 王淦生 模板解说

常言道:文无定法。但是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写作还是有一定的章法可循的。总分式议论文,应该说是议论文各种结构类型中使用最为广泛、最易于上手的一种形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文章主体)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文章结尾)加以归纳、总结或作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就是提出论点——多角度证明论点——得出结论这样一种形式。 模板图解

总分式议论文的文章结构相对较为简单,易于把握,文章结构如下所示: (总)提出论点

(分)分论点一论据议 论分析

分论点二论据议论分析 分论点三论据议论分析 (总)归纳总结 成败关键

总分式议论文结构简单,易于把握,但要想真正写好还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设置好分论点,注意处理好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必须紧扣中心论点。分论点之间既不能互相矛盾、对立,又不能相互包含、雷同。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一般是并列式或层进式的关系。并列式是横向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层进式是纵向的深入,用的是纵向思维,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有较为严格的先后顺序。

第二,提出分论点之后要有与之相扣合的论据材料和比较充分的分析论证。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论据是立论的根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没有论据,你的论点就难以令人信服,文章就显得肤浅乏力。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没有论证,会使论点与论据离散,使文章成为观点与材料的堆砌。

第三,要注意论据及论证方式的多样化,切忌方式单调。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如具体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还包括道理论据(如经典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等)。我们在使用时应注意论据的真实、充分、典型、新鲜和多样化。论证方法则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等,我们写文章时,要尽量做到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手法单调会使文章乏味。 范本

诚信所至,金石为开 陕西一考生

古语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借一句古语略作分析,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蕴藉。此言一语道破天机,极为精妙地表述了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因此,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不管是同学朋友之间,还是在生意场上,都要始终如一地以诚为本,以信为根。唯有如此,友谊之花方可常开不凋,财富方可滚滚而至。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分论点一。在古代,以诚信受到赞誉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古时有一商人,从集市买回一头脚有伤的驴子,不料后来被儿子卖给别人,商人得知后非常气愤,于是找到那位买病驴的人,说明缘由并拉回了驴子,因为他认为,以诚信为本,是做


人也是做买卖的最不可丢弃的信条。(举例论证。事例援自典籍,说服力强。 诚信是增进情感的润滑剂。(分论点二。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与邻里发生这样那样的误会,那么消除误会的最好方法就是以诚信待人,诚信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只要我们以心换心,就会消除误会,增进情感。朋友受挫失落流泪时,你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劝慰的话语,也许会驱散朋友心中的乌云;朋友成功喜悦时,你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一句祝贺的话语,更能鼓励友人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路走好。(喻证、例证结合,贴近生活,形象生动,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诚信不但体现在朋友之间,更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是一种社会公德。(分论点三。)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许多地方设立了无人售报亭、无人售票车、无人供雨伞处。这些都市新风景既方便了众,又检验了市民的社会公德。在这里有人买报刊杂志照样付款,坐车照样掏腰包,雨停后将伞及时送回。这些皆是于细微处所见的精神风貌。而有的人却要抛弃诚信,用卑劣的手段窃取一点蝇头小利,买报坐车不付钱,用伞不归还……因此,人不能丢掉这个包含在人字里的美德——诚信。(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相结合,富有思辨性。现实,解剖社会 诚信体现着一种精神,不只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分论点四。)在中美撞机事件中,中方以真诚客观的态度对待此事,而美方却百般推托抵赖,致使事件久久不能解决;巴以双方的冲突,双方若能以诚信为本进行谈判,双方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百姓遭难,世界也多了一片和平的空间。(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目光投向了全球,视野广阔。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请不要丢弃诚信,它是为人之本,处世之根。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收束有力。 模板分析

这篇文章是陕西一位考生的高考考场作文因其鲜明的观点、充足有力的论据、灵活多变且极富逻辑力量的论证以及精练老到的语言而被判为满分作文综合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初学写学习和模仿。

第一,文体规范。这篇考场作文写得中规中矩,堪称是总分式议论文的样板之作。文章开头援引古语并稍作分析,引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不管是同学朋友之间,还是在生意场上,都要始终如一地以诚为本,以信为根,这是引论。文章的引论部分完全符合考场作文开头靓、入题快的要求,很容易获得阅卷者的好感。本论部分,先解说诚信的作用(一是一大美德,二是增进情感的润滑剂),再分析诚信的适用范围(先是人与人之间,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这属于由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二者之间是一种层进关系。本论部分的这两个大的层次又可以各分两个小层次。在分析诚信的作用时,既按由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又按由德到情的逻辑顺序;在论述诚信的适用范围时,则采用了先人与人后国与国的由小到大的逻辑顺序。文章结尾再次援引文首的名句,既收束全篇,又照应开头。整篇文章结构井然,逻辑严密。

第二,论据充分、有力。本文论据丰富,有古代名言,有历史故事,有社会现象,有国际时事;有正面论据,也有反面论据;有间接述,也有直接引用……具有真实、充分、典型、多样的特点。这些论据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文章的可读性增强,富有理趣。论据是立论的基础,若要想写出有分量的议论文,就必须注意材料的积累。

第三,论证方法富于变化。本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同时,还兼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使文章说理透彻,行文活泼,富于灵动性。文章在分析议论时,要言不烦,文辞优美,很有文采,这使得整篇文章读来文质兼美,富有感染力。

初学写在使用写作模板时,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写作有规矩,这种规矩于人们的实践的积累,所以多读一些规范、经典的文章,从中琢磨出套路,加以模仿,对提高我们的写作


水平一定大有裨益;二是作文无定法,反复同唱一首歌难免有单调之嫌,所以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的时候要注意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来。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高考作文当然欢迎成功的创新之作,但也不排斥这类符合一般写法的优秀文章。换句话说,这两类文章的佼佼者在考场上均可获得高分——这就是满分作文《诚信所至,金石为开》给我们的启示。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但是荒芜、繁茂将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采用总分式结构,立意自定。 构思引导

耕种自己的土地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命题的,所以我们面对这道作文题,首先便必须明确土地一词的含义。从大的方面来看,土地可以指我们的人生,指我们每个人作为人类传承的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要担负的一份责任;从小的方面来看,土地也可以指我们所选择的事业、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而耕种,则是我们对自己的土地所持的态度和付出的行动。构思这篇文章,应在自己这片土地的特性、耕种的必要性、如何去耕种以及耕种的意义等方面作深度思考。你必须明了你拥有一片什么样的土地,这片土地适宜生长什么,从而确定你的选择方向;再就是你将如何去耕种:你是精耕细作还是粗放式管理?中途出现挫折如何处理?是继续坚持还是改弦更张?最后阐发耕种的意义:带给我们丰盈的人生。也许我们在物质上一无所获,但至少我们努力过,或给后人留下了此路不通的教训。这也是一种收获:精神的收获。文章可采用先提出中心论点(对待土地的总的态度和方法)——再提出分论点(具体的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方法。态度与方法之间为层进关系,具体的态度和具体的方法之间可采用并列关系)并加以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列出提纲,完成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j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