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2023-02-17 12:1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孔子:其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中。 《论语》是世界最早论述教育问题文献,由弟子整理的语录体。

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重视后天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贤人”或“君子” 提倡“有教无类” 。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孔子的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礼、乐、射、御、书、数) 偏重文事,轻视科学生产劳动。

主张因材施教,强调温故知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提出庶 -- --教思想,强调教育、人口、经济的关系。 孟子:

1、提出了“性善论”

2、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认









3、主张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教学活动要体现性的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荀子:

1、提出“性善恶”

2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通过教育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 3、在先秦诸子中,最强调尊师,认为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必须尊师。 墨子:

1、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教。 2、注重培养兼士。

3教学内容的主要价值在于科学技术教育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上。 4、提倡的三标法: :第一表, " 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历史经验 ; 第二表, " 原察百姓耳目



之实 "(民众经验 ;第三表, " ( )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 。三表法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的。 社会实践)。

5、提出人性素丝说。以染丝来比喻环境和教育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 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学记》:

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教育论著。

2、主张 “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建国军民, 教学为先” 揭示了教育重要性和政治的关系, 3教学原则:

a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知”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揭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

b、尊师重道: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教育思想。 c、藏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时教必有正业,退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





息必有居学”是说既有计划的正课学习 又有课外活动的时间,有张有弛, 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d、预时孙摩:“预”是防御性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预”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而之谓孙” 。“摩”指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

e、启发诱导: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要引导学生,但绝






不牵着学生,要严格要求学。

f、长善救失: “学哲有四失,教着必知之” 。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即教师注意学生的 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SA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