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指南

2022-11-02 10:3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便民服务指南》,欢迎阅读!
服务指南,便民
司法所便民服务指南

一、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组织的主持下,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量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人民调解工作流程

1、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

2、审查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并进行纠纷登记;

3、指定调解员,拟定调解方案,调查核实纠纷情况; 4制作调查笔录,调取必要的证据材料;

5、明确调解时间和地点,并通知有关当事人,依法进行调解,在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下制作调解协议书;

6、及时进行回访,了解后续情况,督促双方履行调解协议 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流程

1、社区矫正对象的衔接:矫正对象持有关法律文书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后3日内到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

2、社区矫正对象的入矫: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及时宣告法律文书的内容、矫正期限、有关规定、禁止事项、矫正小组组成人员等。

3、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所有矫正对象必须遵守,定期报告情况、参加集体学习和公益劳动,接受矫正工作人员管理

4、矫正对象的解矫:社区矫正对象期满前写出书面总结,司法所进行考核并作出鉴定。符合条件的,宣告解除社区矫正。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三、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量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安置帮工作的主要对象是5年内的刑满释放人员和3年内的解除劳教人员。司法所要做好登记工作,掌握他们的动向和生活情况。 四、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 法律援助工作流程 1、当事人咨询、申请;

2、申请人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和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案件证据材料;

3、对提出法律援助申请并经初审符合条件的,司法所指导或协助申请人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由所在村委员会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并经司法所审核盖章; 4、由司法所向县法律援助中心申报(本人也可以直接申报)经县法律援助中心同意后,派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进行援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P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