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论文》,欢迎阅读!

社会学论文
大学生的“软杀手”——关于大学生网瘾的社会学分析
内容摘要:
在当今时代,社会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潮凸显,各种现象频出,特别是随着网络和个人电脑的日益普及,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网瘾比率日益增高,这引起了社会、高校、家庭的广泛关注且日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未来中国经济更为繁荣的推力,甚为重要。
所谓瘾,指特别深的不良嗜好,亦泛指对某项事物的特殊兴趣、癖好.“网瘾”也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为: (1)对网络有一种心理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2)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则感到不安、焦躁、失眠、情绪低落、心情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在个人现实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 (3)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4)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损害;(5)每周上网至少五天以上,每次至少四小时以上。
案例:
2001年,一位17岁少年在网吧络游戏兴奋过度死亡。
2005年,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在天津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跳楼身亡。
周剑,湖北黄冈人,今年23岁,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求学经历:他曾两次考入武汉大学,最后均因没有修满学分被学校开除。后又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结果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今年6月,他再次参加高考,结果以614分的高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周剑屡次被学校开除的原因,几乎没什么两样: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修不满相应的学分。沉迷网络游戏三次被迫退学。
张非,四川南充人,四年两进两出北大清华,被当作“职业高考考生”的他的经历可谓传奇,可谓当之无愧的“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张非本人却回应:网瘾误我十年青春,再次高考是种痛苦,他承认,自己是因为网瘾太大而耽误了学业。
以上的事例让人触目惊心,而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经常上网的网民8 000 多万人,其中成瘾患者已有250万人,多是处于大学生时期的、有一定文化程度和经济基础的年轻人。而大学生则占了其中很大的比例。而大学生中有网瘾的不在少数,有的人因之而旷课,挂课,甚至于退学,而在大学生退学的人中当中,因网瘾而退学的高达80%。
大学生网瘾的原因分析:
首先,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分析:
1. 此类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高,要求不严,没有树立崇高远大的个人理想和目标,因此
时常感到无聊与空虚,而网络则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
2. 心理素质不过关,经过高中艰苦的三年,考上大学后觉得自己终于“解放”了,思想上
的放松导致了行为上的失控,通宵上网便也成家常便饭。 3. 大学生作为从青少年到即将成人离开学校的过度性群体,仍然具有青少年的某些心理特
征,如好胜心强,自制力差,求知欲和好奇心等等。很容易被网络的某些内容所吸引。
1
社会学论文
4. 逃避现实的压力。如学习问题,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以及情感问题等等。
下面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 大学生网瘾的成因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应试教育模式下教育体制的诸多弊端、特别是对大学生人格的摧残。
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的矛盾较多且时常激化,应试教育模式下教育体制的诸多弊端、特别是对大学生人格的摧残。因此,在这一时期可能会更加“叛逆”。而网络,则是这种“叛逆”期孩子最理想的发泄工具。 2.现行的大学生教育制度。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教育制度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空闲的,需自我安排的时间。但是个别大学生却缺乏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使得其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网络虚拟世界中。 3.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网络心理特征。
大学生网络心理特征,既网络求知心理,网络认同心理,网络逆反心理,网络自我实现心理和网络匿名心理。网络所具有的客观特征,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4.网络游戏产业的繁荣。
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 %的高速增长,呈膨胀型发展状态. 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频繁更新游戏场景界面.同时,网吧遍布大街小巷,有关部门在实践中却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网吧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的乐土。有些网吧唯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 5.学校方面的原因。
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而学校也允许大学生自带电脑,但缺乏有效引导的大学生更多的是把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同时,学校的教学目的较为单一,对大学生网瘾问题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疏导手段,也是导致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6.社会的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不能对网瘾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也是致使谈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
网瘾问题的危害————身体受损和心理畸型
根据医学观察,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性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方面:
大学生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使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引发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 心理方面:
大学生患网瘾后,难以控制上网冲动,学习注息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较迟钝;容易自我封闭,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为人冷漠,人格异化。 道德方面: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缺少现实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加之缺乏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欲望. 在一项对近3000 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承认访问过色情网站的大学生占46. 9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业方面:
网瘾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耽误大学生的正常学习,致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成绩下降,甚至逃课、辍学. 据华东某高校对237 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的调查,有80 %的学生是因为迷恋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P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