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2023-02-26 15:2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民主,作用,政治,建设,网络
网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09旅本1 094150321 沈亚芬

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新渠道,也为政府了解民意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负面因素,如虚假政治言论、情绪化参与、非法参与等也对政治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有必要通过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建设,健全网络政治参与的监管机制,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等措施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而理性的发展。

网络发展至今,中国社会已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网民队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096,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了3.38亿。网络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最直接的莫过于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和反馈方式。一方面,网络使得信息更为公开,人们获得信息更为便捷,有效推动了普通民众对于社会事务的关注;另一方面,网民通过网络这个渠道表达政治见解和看法,已成为一股不能忽视的重要力量。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扩大而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政治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网络政治信息的关注、交流、网络政治传播、网政治宣泄、网络政治选举、网络政治结社等等。网络平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给了民众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与非理性交织也给民主政治的进程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

民主意味着参与,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共事物的参与程度。列宁曾指出:“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就是普遍吸引所有的劳动者来管理国家。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我国来说,在逐步迈入现代化的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突破口意义已开始显现出来。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有序推进公民政治参与,有着时代的紧迫感和重大的现实价值。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越来越快,网络环境,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了极大地发挥,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的互动性使得网络在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方面,扮演了其他社会媒体替代不了的角色。

1.网络为公民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新渠道,客观上弥补了现实政治参与中的一些不足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71.9%的公众认为网络表达将成为中国式民主建设的新通;67.2%的公众首肯互联网的在线形式弥合了阶层地位等各种差异。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网民的针砭时弊、理性议政形成了一股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社会问题和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总能听到网民的声音。在BBS上和QQ群上就经常可以看见关于中美、中日关系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相比传统的座谈会、汇报,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能更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网络在反映民意的真实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网上投票、网上民意测验、网上政治问题的讨论、网上协商制度等使得公民能多层次、更全方位地参与政治

2.网络政治参与为政府提供了了解舆论的平台,拉近了民众与政府的距离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2008630,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社时,与网友进行了交流,肯定了网络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在与网民的交流中,胡锦涛同志说:“平时上网一方面是想看一看国内外的新闻;另一方面,我也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他们关心什么问题,他们有什么看法。第三,我也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2009年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的在线


交流也说明了这一点。网络给公众搭建了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让政府与百姓的关系拉得更,也让政府的决策更加贴近民意。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传统政治参与方式的有利补充,部分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的贫困状态,极大地增强了政治信息的传导和反馈系统,日益影响着政治决策和政府高层的思考。

3.网络政治参与客观上有利于公民对政府及社会事务的监督 在网上信息是公开透明的,信息的公开化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传统条件下政府信息政策制定、办事流程很多社会公众都不太了解。而网络条件下,信息检索的便捷性使得政府部门办事程序、法律依据都有章可循,便于公众的监督。当前,很多社会问题的最先曝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都是在网上,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监督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监督方式更为直接、迅速,更能引起广泛的注意。

4.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是民主社会制度建设的前提,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公民对于社会政治系统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公民意识包括公共参与意识、权利意识、批判意识、理性精神等。相比于传统参与途径中人们表现出的顺从、被动甚至不参与倾,通过网络网民可以自由、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政治情感。网络政治参与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在网上热议时政、与政府官员对话,公民的政治主体性在参与中得到了体现。可以看到,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西藏问题,在网上都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公民的参与激情、批判精神都得到了极大地体现。网友们不仅热议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全国人民共赴国难,甚至在各主要门户网站上开展网络募捐活动,将网上评论化为具体的行动。

二、网络政治参与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带来的新挑战 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体制而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公众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反映了某些社会问题,疏解了不良情绪,能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能更多地考虑这部分民众的意愿。但另一方面,网络谣言的传播、不理性、无序的参与又对政治稳定造成了挑战,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虚假网络舆论 2.非法政治参与 3.参与的情绪化

三、积极推进理性健康、规范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

面对新兴而又蓬勃发展的网络政治参与,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要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是否能促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推动了我国民政治体制的发展,弥补了原有政治参与方式的一些不足方面。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要采取措施推进有序而理性的政治参与,在保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措施值得考虑: 1.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建设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于促进网络民主规范,推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网民应加强自律,提高自身素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网络政治空间的主体,每一个网民都应有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在自主表达各种利益诉求、进行网络政和网络评判时,必须严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可能对他人和社会利益造成危害的信息,要学会运用理性来甄别和判断,做一个成熟的理性的公民。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负责,在充分享受网络民主带来的言论自由和信息知情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N4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