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医药商学院介绍

2022-10-24 17:5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广东药学院医药商学院介绍》,欢迎阅读!
药学院,广东,商学院,医药,介绍
广东药学医药商学院介绍

基本概况

医药商学院前身是广东药学管理系,成立于20036月,20054更名为医药商学院。为主动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20107月正式从广州大学城校区迁址至孙中山故居――中山市,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五桂山风景区。医药商学院现设有市场营销系、公共事业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电子商务系、物流管理系、实验中心等教学单位,以及益达服装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健GMP究所2个院企共建机构,建有医药管理综合实验室、ERP实验室、人力资源情景模拟实验室。

办学规模

学院以“立足广东、服务地方经济和面向未来,培养优秀医药管理人才”为定位,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依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准确定位,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管理学门类目录,依托学校药学医学学科优势,设置了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方向)、人资源管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方向)、物流管理(医药物流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药事管理方向)等5应用性本科专业以及1医药营销专科专业,2011年成功获得社会管理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得以进一步完善。目前在校生3025人,自2006年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医药管理人才4000多人。近年来,学院不断拓宽办学视野和丰富办学形式,现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格林姆斯比大学等联合办学,开展了 “3+1”、“3+1+1”、“4+1”等多种形式的国际班。此外,为充分发挥学院市场营销老牌专业优势和社会效应,2011年在校内开办了市场营销辅修、双学位班等。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学科人才体系。现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0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达95%研究生导师4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8%。教师中现有 “千百十”人工程校级培养教师1人,校级优秀教师3人,多名教师在中国卫生管理教育会、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药学会、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广东系统工程学会、广东省劳动学会、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广东省药物价格委员会等社会学术组织上担任职务。引导教师到社会一线实践锻炼是学院积极走出校门,拓宽办学思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2011年,学院实施了《医药商学院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试

行)》,按照“按需选派、重点培养、保证质量、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磨练。近期,首批分别被选派到广东省卫


生发展总公司、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等企业的教师实践归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学研究

学院教师思想活跃、理论功底深厚,多名教师具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历,实践能力较强,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近年获得省部级项目15项、厅局级项9项,以及校级项目36项,总经费达99.4万元。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系吴海燕博主持的《我国创新型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生活质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获得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鲁汉玲副教授主持的《企业科技人员组织承诺的实证研究》获得了广东劳动保障研究成果优秀奖。多年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总数近三百篇,其中在SCI和国家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近百篇,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已被EIISTP ISSHP收录。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为促进教学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师积极将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工作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方法与实验方法的改革,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各类教改课题17项,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20篇,主、参编教材40多部,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务》三门校级优质课程和《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校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项。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思路,旨在培养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医药行业背景知识、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并在某一专门化领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培养和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的高层次应用管理人才;并积极与兄弟院校医药企业以及政府机关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设成为立足华南、辐射全国、特色鲜明的医药管理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切合点,根据专业特色,利用地区优势,大力寻求与企业合作机会。学院先后在中山市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简爱家居和中山市德力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教学基地。目前我院现拥有校实习基地28家,并以教学基地为依托,根据企业和学院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其中,在中山市德力物流有限公司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是学院首次尝试突破大学围墙,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将物流专业的实验室建在企业,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与管理创新。院企多模式合作是我院积极走出校门,拓宽办学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使教学基地不仅成为院企双赢平台,更成为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窗口,大大推进了我院在实践教学模式上的.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CM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