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咬文嚼字》》,欢迎阅读!

咬 文 嚼 字
学习目标 1、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的材料,品味妙语佳句。 学习重点 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学习难点 品味妙语佳句。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文体知识 文艺随笔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二、作家作品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预习检测
1、注音:
锱铢( ) 镞( ) 岑( ) 牍( ) ..
下乘( ) 蕴藉( ) 付梓( ) ....2、解释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 蕴藉: 锱铢必较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课文是如何阐述“咬文嚼字”的?
第一层( 至 )通过三个例子,说明 与 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 和 的调整。
第
二
层
(
至
)
从
正
反
两
方
面
强
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 第8段 )点明写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课文第一部分都写了哪些实例?它们之间在论述角度上有何差异?
2、课文对《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所做的剖析,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拓展探究
文学创作时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其弊端究竟是什么?并从文中的例子和读过的诗句中举例说明。
学习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8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