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开题报告)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欢迎阅读!

选题意义 : 首先,本研究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研究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可以丰富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生活习惯养成的理论基础。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家庭中家长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当中提出的家园配合的一些对策以及建议,也可以为幼儿园以及家长开展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提供理论借鉴。其次,幼年时期养成稳固且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身也健康发展的基础。该课题研究可以为家长及早开展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提供借鉴,有助于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于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该课题目前研究情况:
国外关于幼儿饮食习惯养成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拜顿(Beighton)等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幼儿经常饮用碳酸饮料会提高其患龋齿的风险;加霍尔布鲁克(Holbrook)等对年龄在15个月到5岁的43名幼儿调查研究发现,幼儿经常吃含糖量高的零食患龋齿的概率较大;吉布森(Gibson)、威廉姆斯(Williams)的研究表明,幼儿患龋齿与经常吃糖果有关,每天刷牙不到两次的幼儿会增加患龋齿几率;丹尼·汤姆林森(Diane Tomlinson, 2009)、希特勒·威尔克森纳(HeatherWilkinsoner, 2009)等认为:偏食对儿童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和自身的认知发展存在影响。8 1大卫·本顿(CDavid Benton, 2008)也证实了幼儿的饮食习惯对其认知和
我国目前关于幼儿饮食习惯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孙吉(2006)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研究表明有68.60%的幼儿就餐在2030分钟左右;魏梅等(2008)的研究发现1/3的儿童存在进食过快现象。徐浙宁等(2008)调查发现,幼儿存在偏食现象的比例为82.40%,有“零食偏好”的为51.70% o周立清(2007)指出幼儿进餐时看电视所占比例较大;徐浙宁等((2008)指出“边吃边玩”、“边走边吃”和“吃饭太少”是学前幼儿最突出的三大不良饮食习惯。敖春美(2010)的研究表明,不能独立进餐的幼儿有45.9%。周立清(2007)、徐浙宁(2008)、敖春美(2010)的研究均指出幼儿中存在“零食偏好”、“餐前吃零食”等不良行为。
选题及研究中拟解决的问题:
幼儿偏食、厌食,不按时吃饭,吃零食而不吃晚饭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对幼儿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其不良饮食习惯的成因是什么?又怎么解决展开讨论。
研究方法及预计篇幅: 研究方法:文献法和访谈法
文献法:文献的收集、分析与总结是本研究的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课题选择、研究思路、问卷编制以及论文撰写等都要以文献分析为坚实基础。查阅国内外有关幼儿生活习惯问题的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预计400字左右)
访谈法:选择典型性样本,通过与幼儿家长以及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了解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主要表现,不良生活习惯养成的主要形成原因,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文中不明确提出)
准备情况(资料、器材等):
笔者已就幼儿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外文期刊数据库以及图书馆纸质资源,搜集所记载的国内外近5年来关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相关方面的研究。
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起止时间
2018年3月10日前
主要内容
在开题通过之后,进一步整理论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完成论文初稿。
预期目标 完成论文初稿
2018年3月25日前 根据修改意见,反复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完成论文二稿
2018年4月15日前 根据二稿修改建议,修改论文,定稿。
定稿,提交论文
2018年5月20日 熟练掌握论文基本内容,反复联系语言表达,迎接答辩。
论文答辩
论文详细提纲: 摘要 目录 1 绪论
2 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2.1不爱吃早餐 2.2零食当饭吃 2.3父母喂食 2.4挑食、偏食
3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成因分析 3.1家庭饮食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3.2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3.3家长对幼儿的影响
4 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建议 4.1构建良好的饮食环境 4.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4.3改变教育方式 4.4要妥善安排饮食
4.5增加幼儿的活动量,调整作息时间 5 结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5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