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结合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

2022-10-29 04:0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图文结合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欢迎阅读!
幼儿,结合,有效,开展,图文
图文结合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

作者:韩铭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第9



当下教育体系中,基于幼儿学习和认知的特点开展的绘本阅读,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幼儿绘本由色彩丰富的图片和简短的文字构成,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学习和思考绘本内容,从而达到教育效果。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图导入、探究文本、图文结合以及演绎绘本等方法,引导幼儿图文结合,从而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

一、以图导入,调动情绪

幼儿绘本中的故事封面拥有丰富的色彩,同时封面图案往往对整个故事起到了暗示和概括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利用绘本封面引导调动幼儿的情绪,从而提高幼儿阅读和探究兴趣,并促使幼儿能够结合图片思考故事内容,并通过后续的阅读来深入了解故事,达到教育效果。例如,在引导幼儿阅读《我好生气》这个故事时,我采用了以图导入的教学式,引导幼儿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受来激活情绪,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了去除文字的绘本封面。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表达了怎样的故事内容。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纷纷表示:“小兔子好像特别生气。”我继续追问:“那小兔子为什么生气呢?小兔子生气的时候是怎么做的?”结合这些问题,幼儿开始了对绘本故事的阅读,并在阅读绘本时从小兔子的故事中联想到了自己的经历。幼儿表示:“自己也会因为许多事情生气,但是自己生气的时候都是靠发脾气来发泄。小兔子没有发脾气而是通过跑步、骑车、玩玩具,还有找人帮忙来解决的。”这一绘本阅读通过对导入图片的观察、讨论,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

以图导入的绘本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并激活幼儿的情绪,促使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参与到绘本教学中并感同身受地学习绘本内容,从而有效提高绘本教学效率。此外,通过引导幼儿图片的分析和概括还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使得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动力。

二、探究文本,理解内涵

绘本是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文学作品,幼儿阅读绘本以图为主,但这并不表示绘本中的文字没有可读性。相反,绘本中的文字大都非常简洁明快,重复性、层次性、趣味性都很强,往往是对图片材料的有益补充与强调,对绘本中文字的探究能够使得幼儿更深刻地了解故事的内涵,从而更有效地达到绘本故事对幼儿教育意义。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幼儿悉了图片信息之后,引导幼儿对绘本的文字内容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学习,从而帮助幼儿深刻地理解故事内涵,提高自身感悟。

例如,在与幼儿共同阅读《我好嫉妒》这个绘本故事时,我先和幼儿一起对绘本中的图片进行了阅读,但是仅仅看图片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有些偏颇,他们认为小熊对经历的事情感到非常生气。基于幼儿的这种认识,我又引领幼儿对绘本中的文本内容进行了探究,看一看小熊到底经历了什么,小熊的故事到底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我通过讲述和自主阅读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每张图片中的文字进行了阅读,试图由阅读文本内容体会故事的内涵。随后,幼儿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了解到:小熊并不是生气而是嫉妒,但是小熊通过与人倾诉的方式很好地化解了这种负面情绪,从而使自己能够开心快乐地与小伙伴玩耍。幼儿在探究绘本文本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对待生活的态度,并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由此可见,引导幼儿探究文本的绘本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还能提高幼儿文字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从而为幼儿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打下牢固的基础,整体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三、图文结合,激活想象

幼儿从单独的图片文字中获取的信息有可能是比较单一或片面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对绘本故事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且在讲解过程中为幼儿留白,引导幼儿结合讲解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将自己的想象与绘本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在对比过程中与绘本内容进行思维的碰撞,促使幼儿在思维碰撞中激活想象,帮助幼儿深度理解绘本的内容。

例如,在引领幼儿阅读《狼来了》的绘本故事时,我带领幼儿将绘本图片文字结合起来进行阅读,同时在幼儿初步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引导幼儿抛开文本发挥想象,为故事续写一个属于自己的结尾。首先,我带领幼儿对故事前篇进行了学习。故事中讲到:一个放羊的小孩每天都在山上放羊,有一天孩子突然大喊“狼来了”,在山下种地的大人赶紧跑上来并对孩子说:“孩子别怕,我们帮你赶走它。”结果村民们发现并没有狼。孩子看到这么多人都被自己骗了非常开心,于是第二天孩子以同样的方式骗了村民。读到这里之后,我要求幼儿发挥想象,谈一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幼儿畅所欲言,有的幼儿说:“第三天孩子又骗了村民,结果被村民狠狠地教训了一下。”也有的幼儿说:“孩子回家后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训斥了他,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被妈妈带去跟村民们道歉。”可见幼儿的想法非常丰富。最后,我引幼儿对故事的结局进行了阅读,幼儿恍然大悟: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骗人。

可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对故事的补白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促使幼儿能够将自己的思维融入故事中,从而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四、演绎绘本,深化认知幼儿游戏的兴趣远大于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促使幼儿娱乐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绘本内容。绘本中有许多小故事可以被编排成故事剧,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类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故事演绎,通过演绎的过程引导帮助幼儿掌握绘本内容,并通过亲身经历帮助幼儿深化认知。

例如,在引导幼儿阅读《我也要搭车》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在幼儿学习了绘本内容以后,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小剧场,引导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演绎。首先,我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写在卡片上,然后让幼儿随机抽取自己的角色。决定角色分配以后,我要求幼儿依照故事内容进行演绎。幼儿认真地投入游戏中,向“ 狮子爷爷”讲话。在游戏过程中我仔细地为幼儿讲解:无论什么情况都要遵守约定,就像生活中坐公交车也要遵守规则。通过这次游戏幼儿不仅深入了解了故事内容,同时也深化了认知。

对绘本故事的演绎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还促使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有效地深化了认知,使得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激发了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学习兴趣,整体提高了绘本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总之,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恰到好处地迎合幼儿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能有效地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促使幼儿能够通过对绘本的阅读初步认识和思考人生,强化生活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wl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