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验六局部麻醉药实验》,欢迎阅读!

实验六 局部麻醉药实验
(一)普鲁卡因对家兔的传导麻醉作用
【实验目的】 观察普鲁卡因的脊髓麻醉作用 【实验原理】
神经兴奋的发生和传导有赖于细胞膜上Na通道的开放和NA内流.其描述的客观指标是神经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局麻药可阻滞Na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发生与传导。本实验就是通过用药前、后对神经干刺激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化,来了解药物的局部麻醉作用。 【实验材料】
1. 器材:2ml注射器、普通剪刀。
2. 药品: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碘酊棉球,75%酒精棉球。 3. 动物:家兔 【方法步骤】
1. 取家兔一只称重,剪去腰骶部毛5X5cm
2. 观察家兔的正常活动,如四肢站立或行走姿势,并用针头刺其后肢测验痛觉反射。 3. 将兔头轻轻夹于实验者的左腋下,左手拖住臀部,兔身固定在实验者的左前臂与胸前,
并使其头尾尽量向腹侧屈曲。
4. 在剪毛区用2%碘酊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
5. 在兔背部两髂嵴之中点稍下方,摸到第七腰椎间隙,针头沿第七腰椎间隙刺入,如遇到
骨头则针头向后侧偏,当针头到达椎官时可见家兔后肢弹跳,实验者也有戳破膜之感并以针头不摇摆为准。即可注入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0.2ml/kg 。
6. 察家兔的活动情况及再用针头刺其后肢测验痛觉反射与给药前有何不同?
附:脊髓麻醉进针突破层次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硬膜下腔——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注意事项】
1. 注射前固定皮肤以防止注射部位移动。 2. 注射时针头必须与脊柱垂直。
(二)局麻药的作用强度比较
【实验目的】
比较普鲁卡因与丁卡因的表面麻醉作用。 【实验原理】
局麻药能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与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普鲁卡因和丁卡因因其对粘膜的穿透力不同而表现出前者的表面麻醉效力明显弱于后者。 【实验材料】
1. 器材:兔固定箱、手术剪、滴管。
2. 药品: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盐酸的卡因溶液 3. 动物:家兔 【方法步骤】
1. 无眼疾家兔1只,放入兔固定箱内,剪去两眼睫毛,分别用兔须轻触两眼角膜的上、中、
下、左、右5个位点,观察并记录正常角膜反射情况(有无霎眼反射)。刺激5点都引
起霎眼(眨眼)反应作为5/5(全部阳性)记入表内,5点均不霎眼记0/5(全部阴性)。 2. 给药:用拇指和食指将家兔左侧的下眼睑拉成杯状,中指按压鼻泪管,随之向眼内滴入
1%盐酸普鲁卡因2滴。
比较不同局麻药对家兔角膜反射的影响
兔 角 膜 反 射 滴入药物(2滴) 给药前 给 药 后
眼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左 盐酸普鲁卡因
右 盐酸丁卡因
3. 药后测试:滴药后两眼每隔5min 分别按上法测试角膜反射1次,直到30min 为止。
记录并比较两种局麻药作用有何不同。
4. 将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记录方法是测试次数为分母,霎眼次数为分子,如测试5次中
有3次霎眼,记录为3/5,余之类推。 【注意事项】
1.滴药时务必压住鼻泪管,以防药液流入鼻腔,经鼻粘膜吸收而致中毒且影响实验结果。 2.选用刺激角膜的兔须宜软硬适中,实验中应用同一根兔须,以确保触力均等。
3.给药前必须剪去眼睫毛,否则即使角膜已被麻醉,触及睫毛时仍可起眨眼反射,造成错误实验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Z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