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忆亲人散文

2023-01-07 09:4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时节忆亲人散文》,欢迎阅读!
时节,清明,散文,亲人
清明时节忆亲人散文

清明时节忆亲人散文

“明年,扫墓,我,就不来了,你们这些孩子来……” 二叔气喘吁吁地说,一边解开上衣扣子。

是呀,二叔已过六十花甲,山路难行,何况今日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

说着这些,二叔站住,双手叉腰,望着对面:“那,你们爷爷就葬在那里!”

爷爷,爷爷,我的爷爷,从未谋面的爷爷,我爸爸年幼时就撒手人寰的爷爷……

我默默念叨,很不舍。

由于种种原因,近十年了,我没有和家人一起扫墓,总觉得歉疚,对不起长眠地下的先人,于是,在冬日,总要到附近墓地去祭奠一番,略表心意。

我们那片山区,还是土葬,但没有公共墓地。亲人去世至少三年后,可寻找一处风水宝地,把他们安葬,让他们得以安息,所以,墓地七零八落,最远的离家有十几里路程,甚至更远。这也给扫墓带来诸多不便。

我们做清明有大清明和小清明之分,大清明是指所有同姓宗族,小清明指各分支和自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清明,意指缅怀祖先,托祖宗的荫庇,家族日益兴旺发达。于是,声势越来越大,车队,人流,锣鼓,幡旗,猪羊等三牲,烟火,爆竹……不可谓不热闹,不可谓不壮观。形而上之,这祭祖似乎也有了攀比,不说墓地争相豪华气派,单看燃放的烟花爆竹和祭品的优劣,真也有了天壤之别呀,从这里可以看出家境,分辨出后人的胸怀与处世态度。

紧紧拽着小儿,不停地喊:“慢点!小心!走稳!别跑!” “要不,我抱你?” “不,我自己走!”


小儿骄傲地扬起头,小脸红了。 到了,到了。

“诺,您老公公葬在这里。” 二叔指着一处墓碑,告诉小儿。

爷爷墓地旁边是一邻居家的墓地,据说,爷爷和这位先人生前就是好朋友。那墓地上,一块半新的墓碑高大精致,洁白的碑,大红的字,很是耀眼,很有气派,相比之下,我爷爷的那块黑色石头墓碑边长满荒草,显得矮小丑陋,像只可怜的丑小鸭了。

“爸,这里是老公公呀,石碑丑死了,那个石碑好看。” 小儿忽然冒出一句。 “这碑,要换了……” 二叔悠悠地说。

“是,是,换,换。清明节时换吧?”

“恩,先去订做,清明时你又不在家,我找人帮忙。” 惭愧,我惭愧地低下头。 久违了,爷爷,好多年没来看您!

想来,我的爷爷,死后何曾瞑目呢?作为农村土老财的.少爷,爷爷文质彬彬,用现在话说可谓一表人才呀,可惜,上天不公,爷爷得了急症,留下孤儿寡母和自己的双亲,或许,他逃过了一劫,我的奶奶却无法逃脱,跪在批斗台上……

不想了,不想了,往事不堪回首。 弯腰,半蹲,香纸,爆竹,酒…… 一一摆放好。

声声报喜震耳欲聋,小儿惊慌,双手掩耳,二叔双腿下跪,群山肃穆,冷水呜咽,四周鞭炮声交相呼应……

纸烟袅袅,盘旋,久久不散,二叔喃喃着:“父,接您回家过年了,保佑儿孙哦,父……”

二叔哽咽了,我们齐齐跪下,跪下…… 雨,下个不停……

随后,我们还去了奶奶的坟前,奶奶是我熟悉的,把我从小带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U9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