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曹操刘备精彩的谈话语录及口才》,欢迎阅读!

曹操刘备精彩的谈话语录及口才
曹刘二人的这段对话,堪称《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二人不同的语言风格,个人出境,乃至性格都在这段对话中彰显无遗——
曹操指着天空中的龙挂,问刘备:“您知不知道龙的变化?”刘备道:“不知道。”曹操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藏身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变化,犹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可比天下英雄。玄德游历四方,必定知道当世英雄。”刘备道:“我见识浅陋,哪里知道?”曹操道:“不要过谦。”刘备道:“确实不知。”曹操道:“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刘备道:“淮南袁术,兵粮足备,是英雄否?”曹操笑道:“冢中枯骨,我早晚必擒之!”刘备道:“河北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如今虎踞冀州,部下精干者极多,是英雄否?“曹操笑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不是英雄!”刘备道:“有一人号称八俊之一,威震九州——刘表是英雄否?”曹操道:“刘表有名无实,不是英雄。”
刘备道:“有一人血气方刚,是江东领袖——孙策是英雄否?”曹操道:“孙策借父之名,不是英雄。”刘备道:“益州刘璋,可为英雄?”曹操道:“刘璋虽是宗室,不过是守门之犬,岂是英雄?”刘备道:“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呢?”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小人,何足挂齿!”刘备道:“除此之外,我实在不知。”曹操道:“英雄,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问道:“谁敢称英雄?”曹操手指刘备,然后指着自己,道:“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吃了一惊,手中筷子落地。此时恰好雷声大作,于是刘备从容捡起筷子,道:“雷声如此巨大啊!”曹操笑道:“大丈夫还怕雷声吗?”刘备道:“圣人也怕惊雷,何况我呢?”曹操于是不再怀疑。
刘备:小心应对,巧妙掩饰,犹如潜龙在渊
刘备在失去徐州后,走投无路,不得不暂时投靠曹操。他深知曹操老谋深算,生性多疑,一旦知道自己“兴复汉室江山”的图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装出一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窝囊样,以求瞒过曹操,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酒宴上,面对曹操的试探,开始刘备选择了装傻:“我见识浅陋,哪里知道?”被逼不过,只得以袁术、袁绍、刘表等人敷衍,并照搬了当时一般人对他们的评价:“兵精粮足”“虎踞冀州”“威震九州”云云。其实,这些手握重兵的豪强,在一般人眼里自然是英雄,但岂能入刘备的法眼?刘备之所以拿这些人搪塞,不过是想给曹操一个“此人见识一般,也算不得英雄”的印象。无奈曹操并不好骗,直接将话挑明,惊得刘备筷子落地。此时,如果刘备强言抗辩,声称自己不是英雄,显然无法消除曹操的疑虑,甚至会弄巧成拙,于是他巧借惊雷来掩饰失态,王顾左右而言他,自然地转移了话题,显得不着痕迹。尤其面对曹操的揶揄,刘备“装熊”到底,一本正经地声称,“圣人也怕惊雷,何况我呢?”让曹操顿时生出一丝轻视之心,觉得此人恐怕也是个徒有虚名之辈——一个连雷声都怕,没有“英雄胆量”的人,哪能算是英雄呢?
其实,刘备也是英雄。只是,限于自己的险恶处境,他不得不小心应对,装傻充愣,出语谨慎,并用机智的语言掩饰自己,打消了曹操对自己的怀疑。可以说,刘备犹如一条潜龙,“潜伏于波涛之内”,掩饰锋芒,磨砺爪牙,以便等待时机,一飞冲天。后来,刘备终于借曹操攻打袁术之机,逃离虎口,从此“顿开金锁走蛟龙”,开始自由遨游,终于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
曹操:评点群雄,豪情满怀,犹如飞龙在天
此时的曹操刚刚荡平吕布,占据徐州,又得到了刘关张等一干猛将,自然是意气风发。但刘备素有英雄之名,恐怕难以甘居人下。虽然他归顺之后,始终表现得胸无大志,曹操对他仍然难以放心,于是便借宴饮之名,行“考察”之实。
你看,他首先借着解释龙的变化,以龙比喻英雄,可谓贴切;接着他由虚入实,将话题转移到评点英雄上,借机试探刘备的胸怀和眼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S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