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022-11-29 04:22: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木工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欢迎阅读!
木工,主动,促进,教学,如何
木工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背景]综合实践木工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学习过程,老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基本保证,学生自主性的实践学习总是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相伴随的.教师主导或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前提。木工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综合实践木工活动的实施,应在中小学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

案例:制作简易小板凳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上课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呀?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没有见过木工做家具呢?需要哪些东西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做简易小板凳。

2制作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制作笔架活动中上的制作程序:确定目的—设计—准备—制作—产品评价—改进。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按照每一活动程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制作易小板凳。

教师讲解制作方法:1、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300毫米、200毫米的长方形,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200毫米、宽300毫米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用砂纸将三块木板大米光滑。

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用羊角锤和铁定将两个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50毫米处。


教材中制作的小板凳其结构不稳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稳定性。

木工活动课具有自主性、生成性。尽管学生年龄决定了还不能发挥和开辟十分广阔的自主性空间,但只要指导教师能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提倡小组合作的活动组织形式,他们就能初步具备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和成果呈现的能力。同时,虽然对学生坚持教师的指导,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计划性一面,但这仍然是以尊重学生的选择,由学生自主确定活动对象及实践方式为前提的。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连接过程。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在动动、玩玩、想想、说说、思思中不断生成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虽然研究度不深,过程控制不稳定,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增强,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二、分析与反思1、木工教学是一个提供给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将学知和学做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本案例设计中强调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体验和内省,实现自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目的。

3、关注课堂师生关系的建构。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Nh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