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低年级课外阅读“三部曲”》,欢迎阅读!

低年级课外阅读“三部曲”
作为教师,谁都知道,课本知识不但有限,而且有些内容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带领学生、引导学生到书海中去遨游。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1.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看书缺乏耐力,所以指导课外阅读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需求,把学生喜欢的故事、儿歌等内容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接受感染,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我也经常利用晨会课讲一些简短而又有趣的故事,比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学生听了以后经常在下课后在门口说“芝麻开门”,然后再进教室,把故事里的情节当游戏做了。进而每次上晨会课学生都很期待老师今天又要讲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我慢慢让学生自己去看课外书,并且把自己觉得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每周四中午为集体阅读时间,大家可以一起简单的来交流看过的故事,来讲一讲,说的好的老师要评为本周的“故事大王”, 一个月评选一次班级“阅读之星”,一次五人。每次到了评选“阅读之星”的时候,学生都很高兴,教师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还利用班会,开展了“评选故事大王”、“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古诗朗诵会”等评比活动。这不但使学生在准备的同时,扩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兴趣高涨,会坚持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2.借助教材,让学生感悟阅读
其实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都是在一个个情境中进行的。离开情境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联系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运用情境教学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仿佛身临其境,思维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如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为了使学生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可创设以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阅读
的兴趣。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有关母爱的图像,让学生听、看完后问:“母亲对孟郊的爱表现在哪里?”“孟郊长大以后又是怎么表达他对母亲的爱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课文里,最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和自己想象,画一幅表示妈妈对自己的爱的图,写几句表示自己对妈妈的爱的话。在绘画中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在写话中自己懂得回报妈妈的心情。这样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歌曲中懂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在绘画中认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在写话中增强爱父母、回报父母关爱的意识,充分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二、指导阅读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往往缺乏耐性,有的学生翻阅几页就放下了,或者只是把其中的图画看看而已。为了让学生的读书不只是简单的浏览,而是真正的阅读,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
1.读想结合,激发想象能力
指导孩子读书,要求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狼为什么要找碴?找了几次碴?分别是怎样找碴的?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让大家体会羊的温柔,狼的凶狠。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讨论凶恶的狼不想再跟小羊争辩了,扑向小羊,在这一瞬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各抒己见,思维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
2.读背结合,提高理解能力
反复诵读既培养了朗读的能力,又能积累丰富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表達能力。八、九岁的孩子更是记忆力的黄金年龄,在这个年龄让他们背诵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三、养成阅读的习惯
读书光有兴趣还不行,还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合理安排孩子的阅读时间,非常重要。可以分散读书时间,如果早上读10分钟,午间读10分钟,睡前读10分钟,这样便于利用一些零星时间,也保证了阅读量。同时,还要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的低效作业,把孩子的时间释放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
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在当代社会,课外阅读是儿童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通过阅读,可以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阅读
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