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开展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开展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一段时间的工作结束,还需停下来梳理一下,这样能够更有规划的去做好接下来的工作。提供这篇“?开展酒类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让您参考。
为进一步标准酒类市场经营行为,近期,市局开展了全市酒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翟耀华任组长,稽查处、食品生产处、食品流通处、食品餐饮处、政策法规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稽查处,主要负责酒类产品稽查执法组织协调工作,对有关专项行开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和专项督查。
二是开展市场检查。市、市(区)两级食药稽查执法人员对酒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了屡次专项检查,尤其对酒类生产小作坊进行了重点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是否获得生产经营许可、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添加剂的使用、成品出厂检验、人员健康检查、生产销售记录等。此次专项检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98人次,检查酒类生产经营主体1199家,发现问题77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4份。向各酒类生产小作坊送达食品平安告知书,告知其使用工业级糖化酶的危害、标签查验的注意点、法律依据和违法责任等,送达小作坊达296家。
三是组织专项抽检。由市食品平安办列出200批次食品专项抽检方案,用于酒类专项整治,委托江苏中谱检验检测开展监督抽检,共抽取酒类产品200批次,不合格率为23%,不合格工程主要为甜蜜素、氰化物等。后续稽查处将及时催促各地加强核查处置,确保问题产品处置到位。
四是严查违法行为。此次专项整治,全市共查处酒类产品违法案件59件,其中仿冒知名品牌商标12件,无证生产酒类案件9件,生产经营不合格酒类产品35件,免于处分3件。取缔无证小作坊23家,捣毁制售假酒窝点11个,查获商超(专卖店)销售假冒茅台、洋河、五粮液、剑南春等3581瓶。
全市酒类市场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制售假酒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下一步,市局将根据省局要求,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多管齐下,加大稽查执法力度,进一步稳固专项整治成果,净化食品市场环境,为全市人民的食品平安再作新奉献。 相关阅读
开展酒类产品质量平安专项整治行动总结2021酒精勾兑、原产地疑云、进口葡萄酒掺假嫌疑等诸如此类的酒类产品质量平安问题着实让消费者晕乎乎。酒产品质量平安决定着整个酿酒行业的命脉,也是消费者对酒类产品关注的核心所在。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市食药监局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据悉,专项整治行动中,该局组织执法力量全面排查辖区酒类产品生产、销售以及餐饮效劳环节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重点检查酒类产品小作坊、销售者及餐饮效劳提供者,全面排查辖区是否存在酒类产品制假售假黑窝点,严查使用甲醇、工业酒精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生产,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药品,经营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特别是无合法来源、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酒类产品及标签标示涉嫌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全市排查风险隐患和强化监管的同时,全市各地还组织约谈了辖区内酒类产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散装白酒经营者,催促生产、经营户履行主体责任。除此之外,严格标准行政许可,据宁德市审评认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酒类许可现场核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均根据酒类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产品特性,严格区分白酒和配制酒、其他蒸馏酒的分类,严防企业以申办配制酒、其他蒸馏酒生产许可名义生产白酒;对配制酒生产企业自行酿造、蒸馏白酒的,如果不符合负面清单制度,不予生产许可。
据悉,此次专项整治,共检查酒类产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经营户及相关餐饮效劳提供单位等1690家次,发现问题59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2份,立案查处6起,涉案金额1.3968万元,罚没金额1.615万元,尚未结案1起,目前暂未发现酒类小作坊生产白酒产品,也未发现违规生产白酒的食品生产企业。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继续推动酒类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落实食品质量平安主体责任,标准辖区酒类产品生产和经营行为,提升全市食品质量平安水平。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酒类平安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从XX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得悉,鞍山市食药监局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酒类平安专项整治行动。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937人次,检查酒类生产企业、白酒加工小作坊761户次,责令改正非法分装以及标签标识不标准问题15个。检查酒类批发、零售经营者983户次,责令改正问题23个,立案3件。抽检白酒40批次。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开展了白酒小作坊及散装白酒的摸底登记工作,进一步掌握持证照情况、生产经营地址、生产经营规模、酒类来源、制售酒类设备、索票索证制度落实等情况,补充完善白酒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单位的根底监管档案,做到有的放矢。并对大型超市、酒店进行了重点检查,盯住市场终端,做好酒类市场监管工作。
二是专项检查,不留死角。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专项整治。对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相对集中的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切实防止其成为假冒伪劣白酒的生产集散地。对自产原酒的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材料进行检查,无进货记录或购进原料数量与成品实际所需原料数量明显不符的企业,一律严肃追查。严把白酒出厂检验关。白酒生产获证企业严格开展出厂检验并如实记录,确保不合格白酒不得出厂销售。对白酒企业持证情况进行核查,对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有关要求进行标准和整治,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限期整改。
三是监督抽验,把关质量。加大抽验力度,重点检查使用工业酒精等非食用物质以及滥用甜味剂、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违行,加强塑化剂的检测和控制,控制白酒中塑化剂污染,企业不得使用含有塑化剂的管道、容器、包装物等接触酒,确保出厂成品中塑化剂低于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的风险评估值。外购原酒的企业,所采购原酒的塑化剂含量要低于国家标准。
四是检查标识,严查假酒。对不标注产品标识、未正确标注产品生产日期、产品配料标注与实际执行标准不符标识不标准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严厉查处。严厉打击假冒侵权白酒,及以专供、特供名义生产白酒的违法行为。对整治中发现有伪造或冒用产地、他人厂名厂址、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以及以专供、特供名义生产等违法行为的,严厉进行查处。
五是透明生产,压实责任。借鉴明厨亮灶的有效做法,要求业主实施分区域生产和管理,在重要生产区域安装透明隔墙,让消费者在购置时可观察小作坊的生产全过程,切实增强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及消费者的食品平安临境感。基层监管部门与白酒小作坊签署食品平安责任书。统一标准散装白酒的标签标识,要求散装白酒经营者在标签标识上如实标注售卖白酒的生产厂名、厂址、商标等信息。查看酒类经营户是否履行进货查验制度、是否建立进销货台账,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散装白酒追溯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0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