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老中医话养生》,欢迎阅读!

名老中医话养生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4年第10期
韩盛/ 摄
汤金土(国家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走路(以走快步为主),是目前老百姓健身的主要方法,确有效果,对于三高人群尤为适宜,提倡推广。
王会仍(国家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我们主张饮食要善于“五味调和”,散步与养神相结合。
朱祥成(浙江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除烟酒。心态平衡,知足常乐,健康长寿。
江汉才(中西医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忌烟酒,晨起饮杯清肠水。少油腻,多吃素菜和水果。活血脉,适应锻炼健身体。
唐旭(主任医师):早晨冷水洗面数十年如一日不患感冒,晚上热水洗面。因此人人夸我红光满面。再就是人似机器,多用久用总要坏、总要修,那么数十年早睡不落夜,足够休息,人就如机器经久耐用,不生病。
董襄国(教授):为健康一百岁而奋斗——道法自然。
戎绍奎(主任中医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季节。
吴康健(教授):进补要按病情、年龄辨证补,该重则重,该轻则轻,要恰到好处。
苏尔云(教授):人参养生之关键:少则壅气,多则宜通。一般服人参都切片。含服或放几片隔水煎服。这种服法使人壅气(俗称补上火)。而一次一两支人参(红、白参)水煎顿服,反而宣通而补。
世人不知也。
褚东宁(主任中医师):天人相应,形神调谐。心平气和,健康长寿。
陈雪芬(主任中医师):所谓养生,应以起居有常,饮食有度,心态平衡为根本。
蔡建成(主任中医师):中医学认为,自然界是个生物链。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任何疾病都是有克星的。不是不能治,而是未能治。所谓融会贯通是事物原理,也是中医治病的原理。
陈智新(主任中医师):顺应自然,调和五味。动静结合,淡泊名利。关爱自己,健康是金。
潘春莲(中医妇科专家):德为世重,寿以人尊。为生命护航,为健康加分。处事冷静,笑对人生。
荤素合理,起居规律。劳逸结合,注重锻炼。适时调理,以内养颜。
金志复(副主任中医师):养生之道:宜动静结合,饮食清谈,随四时天气而变化节度。勿劳神伤气,饮食滋养两相宜。
楼敏华(副主任中医师):关爱自己,就是关爱生命;健康是财富,争做财富大赢家。
倪世美(副主任中医师):胃以喜为补。吃得下,睡得熟,走得快,长寿者也。顺应自然,动静相间,与世无争,饮食八分。
邓云鹰(副主任中医师):要使小儿安,需带三分饥和寒。
李为群(副主任中医师):养生之道:运动有度,心静养神,气血和,百病不生。医药防病,补肝益肾,筋骨强健,可行天下。
陈玉芳(副主任中医师):长寿的秘诀在于人们的心态。俗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笑能增加肺的呼吸功能,加强血液循环,消除神经紧张,放松肌肉,驱散忧愁,克服羞怯心理,抒发健康的情感。
谭泳(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养生十六法:头宜多梳,面宜多擦,耳宜多弹,目宜常远,舌宜砥腭,齿宜常叩,津宜常咽,背要常暖,胸宜常呼,腹宜常峰,肛门常提,肢体常摇,足心常揉,皮肤常洗,浊气缓呼,解便无语。
(张同泰名医国药馆供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s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