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漫画作文漫画高考作文

2022-08-22 15:53: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漫画作文漫画高考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漫画,倾听,声音,高考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作文两篇

篇一

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归根到底是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那么,对这样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未成年人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企盼,有什么意见,关乎这一项工作能不能做到对症下药、能不能真正取得实效。因此,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我们有必要“放下架子”“弯下身子”,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

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有平和淡定的心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由于从身体的发育到人格的完整,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长期以来,世俗社会、家庭长者,对未成年人持有的,往往是一种居高临下式的对待与教育。这种对待与教育,由于年龄差异、形体差异而表现得十分的不对称,社会、家长是主动的,未成年人是被动的;社会、家庭是强势的,未成年人是弱势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未成年人的表达就显得那样的无力,未成年人的表达就显得那样的被动。放下架子才能获得真情,换位思考才能加深了解,板着面孔只会招来白眼。要了解孩子们的心愿,就必须改变这样一种现实状态,使“居高临下”的大人们,和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的社会各个环节,放下“架子”,弯下“身子”,持着平等平和的心情,建立平等的语境,去和孩子们交流,倾听孩子们的表达,了解他们的意愿,触摸他们的感受。进而根据他们的要求建立一种适宜、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一千个孩子有一千个甚至更多不同的意愿。这些意愿,有大的有小的,有短期的有长远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对于一个未成年人,


我们社会家庭不能苛求他的每一个诉求都是冠冕堂皇的,每一个愿望都是合情合理的。关键是我们要秉承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在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后,认真梳理、科学分析,看这些诉求是不是合理,需不需满足,能不能实现,再去和孩子沟通,尽量满足他们积极向上的要求,引导他们剔除诉求中的不合理成分。

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有孜孜不倦的情怀。孩子们的意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新月异;成长的烦恼,也只会随着成长而与时俱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心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与孩子的成长“如影随形”的社会和家庭,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做到诲人不倦。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态,及时作出应对:或支持鼓励,或耐心开导,或坚决制止。这样,孩子才不会误入歧途,才会走上人间正道。

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我们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就有了目标,建设积极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才有了方向。因此,弯下您的身子,把耳朵贴近孩子的小嘴,把心贴近孩子的心灵吧。

篇二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我的班级一直都提倡互助、合作,以优带差,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优生,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们自己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也容易让他们的优越感更强,从而瞧不起比他们差的同学。这期间有件事触动了我。 一天午饭时间刚过,有两个学生来向我“告状”,说,“老师,我们不同意某某当班长,他侮辱人。”我赶忙找到所有的当事人询问这件事。原来,班长在长期帮助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在班内


成绩很差,而且经常不完成作业,各个认课教师都非常着急)但他长时间的不按时完成作业,班长一急,不好听的话也就出口了,“你怎么这么懒,象个大懒 猪。”而本身这个同学又高又胖,所以招来很多同学的笑声。那两个同学却觉得你身为一班之长怎么能这样侮辱人呢,于是便有了前面的“告状”一幕。

班长跟我解释说,“老师,我知道我的话不对,可他怎么也不完成作业,我已经没有办法了。”事后,我又找到“告状”的两个学生,给他们分析了情况,同时安排这两个学生帮助这个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感动别人。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也不很严重,班长只是由于太心急,而使得自己的话语过分了一些。在我看来这是有情可原的,但学生却不一定能理解。这不禁让我心中有了一些不安,我是否说过这种话伤害学生呢?反思自己的言行,类似的话语可能我们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说过,可想而知这对学生的伤害有多大。但可能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而学生心灵的深处会留下怎样的伤痕和记忆,我们无可想象,亦无法弥补。

曾记得魏书生给学生出的重复最多的日记题目是《尊人者,人尊之》,这件事让我感觉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考虑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心灵的潮水也时刻触动着我的心灵。在这之后,我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提醒自己,影响学生。在班级中,如果学生的言行尽可能多地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的尊重,这个班级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我已明晰的看到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il.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