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临床医学 外科学-泌尿外科-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欢迎阅读!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检查
一、体格检查
在全面系统检查的同时,对泌尿生殖系统器官所在部位应作重点检查。 (一)一般检查
接诊患者时应注意其气味,如尿失禁者常有尿臭味,阴茎癌合并感染者可闻到恶臭味。 (二)肾区检查
图39-1 肾双合诊注意观察上腹部、腰部或脊肋角处有无肿胀、隆起;触诊时患者取仰卧下肢屈曲位,检查者站在患者右侧,左手向上托起患者脊肋角处,右手在同侧上腹部作双手触诊(图39-1)。正常肾一般不能触及,深吸气时右肾下极有时可触及。肾积水、肾肿瘤常可触及囊性或质硬肿块。肾下垂者坐位或立位时可触及肾脏的一部分或全部。上尿路炎症或急性梗阻者肾区常有压痛和叩击痛。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瘤或动静脉瘘时,在上腹部或腰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三)输尿管检查
输尿管结石或炎症时,其走行径路可有压痛。输尿管下端较大的肿瘤、结石,经直肠或阴道有时可触及。 (四)膀胱区检查
排尿后膀胱区仍隆起、触及囊性肿块、叩之浊音,提示尿潴留;较大的膀胱肿瘤或结石,与下腹部其他肿瘤鉴别时,先应排空膀胱,再作下腹、直肠双合诊。 五)男性生殖系统检查
1注意阴毛多少与分布状况。
2阴茎与尿道外口 有无阴茎弯曲和尿道口位置异常,包皮过长或包茎;尿道口有无红肿和分泌物;阴茎和冠状沟处有无肿物或溃疡;阴茎海绵体和尿道有无硬结或压痛。
3阴囊及其内容物 取站立位,观察阴囊大小,皮肤有无红肿和流脓窦道;触摸睾丸、附睾时注意大小、形状、质地,有无触痛、硬结或肿块;精索有无增粗、输精管有无僵硬和结节;阴囊内摸不到睾丸者,应对同侧腹股沟部作详细检查;阴囊肿物应作透光试验,阳性者为睾丸鞘膜积液。
4前列腺和精囊 排空膀胱,取胸膝位或站立弯腰位作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amination,DRE),正常成人精囊不易触及,前列腺似栗子大小,质地中等,富弹性,表面光滑,中央沟存在;疑有病变时应注意其大小、质地、有无结节和压痛,中央沟是否变浅或消失。前列腺按摩方法:示指伸入直肠,由外侧向中间、自上而下按压前列腺2~3次,再轻按中央沟一次,收集前列腺液送检,但急性前列腺炎时禁忌按摩。 (六)女性尿道、阴道检查
取截石位,注意尿道口识别,观察其大小、位置以及有无肉阜(caruncle)或肿瘤、有无阴道膨出等。通过咳嗽增加腹内压,可以诱发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溢尿。触诊阴道前壁时,可同时检查尿道、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双合诊检查可以了解浸润性膀胱癌周围组织的程度。 二、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1)标本收集:尿常规宜用新鲜尿,男性翻转包皮后排尿,女性应留非月经期中段尿。尿培养标本,男性先清洁阴茎头、女性清洗外阴部后再取中段尿,亦可由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采集。各种24小时尿标本需根据项目要求留取。 (2)尿三杯试验:应在一次连续排尿过程中收集,分别取初始、中段和末段尿各10~2021。离心后镜检可初步判断脓尿或血尿病变在前尿道;第三杯异常,提示病变在膀胱三角区、颈
部或后尿道;三杯均异常,提示病变在膀胱三角区以上尿路。 (3)尿细菌学检查:尿沉渣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初步鉴定细菌种类;尿培养菌落数>105/ml者,提示尿路感染,同时作药敏试验可供用药参考;动物接种和聚合酶链反应(or antigen,BTA)测定,达70%的膀胱癌诊断正确率。其他如癌胚抗原(CEA)、核基质蛋白(NMl送检,若白细胞数较按摩前明显增多,可间接提示前列腺炎。
3精液检查 检查前需5天无排精,用手淫或性交体外排精收集精液。正常精液乳白色、不透明,量2~6ml,黏稠度适中,30分钟内液化,l,精子活动度>60%,正常形态>60%。对判断男性生育力有重要意义。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l,若>10ng/ml,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但etry,FCM) 检查可快速而精确地定量分析细胞大小、形态、DNA含量、细胞表面标志、细胞内抗原、激素受体和酶活性等。对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男性生育力的判断,可提供敏感和可靠的信息。 6肾功能检查
(1)尿比重测定:反应肾浓缩功能和排泄废物功能,尿比重固定或接近,提示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 (2)内生肌酐清除率: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率。(90±10)ml/min为正常;50~80ml/min为肾功能轻度损害;20210ml/min为中度损害;<10ml/min为重度受损。
(3)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人血肌酐为42~133μmol/L,尿素氮为~L;两者均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二)器械检查
1导尿检查 插入导尿管可了解尿道有无狭窄或梗阻;测定膀胱内压、容量与残余尿量;作尿液引流或解除尿潴留及注入造影剂作膀胱尿道造影等。
2残余尿(residual urine)测定 正常时膀胱内尿液<10ml,排尽后用B超检测膀胱内残留尿液>50ml时,提示残余尿量增多,多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
3尿道金属探条 用于探查尿道有无狭窄,并作狭窄尿道的扩张。用法制(F)作计量单位,以21F为例,其直径为7mm、周径是21mm。尿道扩张时,以18~2021首选,依次由细到粗;金属探条不能插入时,可改用丝状探子引导与其配套的金属探条通过狭窄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4膀胱尿道镜(cystourethroscoics) 通过测定膀胱、尿道的压力和尿流率,以及肌电图、尿路动态放射学检查,可了解下尿路的输送、储存和排出尿液的功能,为下尿路的梗阻及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和疗效判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
(1)尿路平片( of idney ureter bladder,KUB):范围包括双肾、输尿管、膀胱和后尿道。能显示双肾位置、轮廓、大小,腰大肌阴影,不透光结石或钙化影。侧位片可鉴别不透光阴影cretory urogra,IVU),造影剂从尿路排泄时可显示肾功能和尿路形态,了解有无扩张、狭窄、受压、移位和充盈缺损。肾损伤时可观察有无造影剂外渗。造影前需作碘过敏试验和肠道准备。静注2021有机碘造影剂后5分钟、15分钟、30分钟和45分钟分别摄片;肾功能不良者需作延迟摄片。一般剂量显影不良可用双倍或大剂量(2ml/g)造影剂静脉滴注或快速注射。碘过敏、妊娠和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为禁忌证。
(3)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 l,可清晰显示肾盂和输尿管。适用于不宜行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造影显示不清晰者。注入气体作对比,有助于了解有无肿瘤或阴性结石。
(4)膀胱和尿道造影:由导尿管注入6%碘化钠或%有机碘150~2021l后摄片,可观察膀胱形态,有无憩室或充盈缺损。膀胱损伤时观察有无造影剂外渗;排尿期摄片可显示尿道有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N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