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欢迎阅读!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所有病人入院时,当班护士均需进行Braden评分并记录,Braden评分≤12分每天评估记录,﹥12分每周记录,转科、手术、病情突变等情况需再次及时评估并记录。
2.Braden评分≤18分、皮肤高度水肿者,当班护士需填写《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单》挂放病床前,根据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相关风险及措施告之患者或家属并签字,及时做好动态护理记录并汇报本科室护士长。
3.Braden评分≤12分、有压力性损伤者,护士长需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汇报大科护士长。科护士长24小时内查看病人,并上报护理部备案每周进行监控,护理部造口伤口失禁皮肤护理小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与质量反馈。
4.当患者转科时,须将《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随病历带入下一个科室,患者出院或死亡后,须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皮肤护理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单》由填写科室存档。
5.由于病情所致,护理人员对患者做了大量护理工作,患者仍然发生压力性损伤,成为“难免压力性损伤”,病区护士长应及时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专家会诊,现场评估确认为“难免压力性损伤”,可不定护理缺陷。
6.需要会诊的疑难压力性损伤责任护士填写护理会诊单,上报护理部请求造口治疗师会诊。
7.对于漏报隐瞒不报的压力性损伤,一经发现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8.每月护士长的工作报告中对预防、发生、治疗压力性损伤情况进行登记分析。
9.每季度科护理部造口伤口失禁皮肤护理小组有对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统计分析报告。
10.各级护理人员均应重视压力性损伤预防工作,落实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并按要求分别做好护理记录。
护理人员须掌握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估方法、临床表现、分期、容易发生的部位、预防措施等。准确识别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病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K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