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及对策

2022-10-05 11:17: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及对策》,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对策,危害,现象,小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及对策

作者:李敏

来源:《甘肃教育2019年第19

【关键词】 幼儿教育;小学;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02801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在发展过程中,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也日趋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们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在幼儿阶段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迫于家长的需求和大环境的压力,部分幼儿园在日常教学中开始引入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案,导致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学化正如揠苗助长,危害多多,不仅会扼杀幼儿的童真,影响其身心健康,还会加剧幼儿教育的功利性,这是与教育改革主旨背道而驰的。因此,重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尚处在生长发育的初始阶段,身体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高压状态下易感到疲惫。在这个时期让幼儿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其可塑性会大大降低。尤其是如果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可能只会发展左半脑的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而削减了右半脑所支配的空间、艺术音乐、形象等功能,使幼儿的左右半脑得不到全面发展。高度紧张的课程安排以及久坐也会对幼儿的视力以及骨骼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增加幼儿患近视和驼背的风险。而学习任务的增加,也会导致幼儿游戏以及户外活动时间相应地减少,长期在室内活动,缺乏体育锻炼,容易让幼儿的免疫力明显降低。

2.不利于幼儿个性发展。幼儿涉世尚浅,对许多事物都是陌生的,都感觉十分好奇。在这个年龄段,如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去接触喜欢的事物,去尝试做感興趣的事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如果强行照搬小学教学理念和模式,推行小学教育,要求幼儿每日学习枯燥的汉字、数学,接受不符合其年龄段的教育幼儿是难以获得快乐的,思维和创造力也难以得到发展。

3.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幼儿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培幼儿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幼儿教育小学化偏重于教授知识,难免会采用与幼儿教育不匹配的教学方式,从而忽略了幼儿非智力方面的培养,这样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就会大打折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H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