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2022年)》,欢迎阅读!

2020年西湖区教育科研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类别 课题名称
教师教育研究类课题
编 号
家园共育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背景分析】在现在的城市生活中很多孩子都被家长保护和照顾过度,幼儿的运动机会跟我们以前小时候比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少。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孩子们出门就坐电瓶车或乘车,上楼就乘电梯等现象也越来越多,这无形之中便使幼儿减少了身体运动的机会。早晨入园的时候迟到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工作的繁忙,普遍比较晚睡,孩子们跟着家长一起早上起不来就缺乏了晨间锻炼的机会,加上现在的家长更注重于艺术的培养,种种原因所以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比较容易被忽视,这些现象都将会影响幼儿体质的增强及身心健康的发展。
【情境描述】
案例一:没意思,我不想参加
户外体育游戏时,今天的项目是接力赛,在排队的过程中,学生一就说了:老师,我不想参加,跑步没意思,我想玩滑滑梯。在我们的及时沟通中,才勉强表示同意参加接力,第一轮游戏游戏还是很顺利的在大家的集体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第二轮游戏学生一确怎么都不肯再参加了,说自己累了了,需要坐在位置上休息休息,晒晒太阳。
案例二:我害怕
当小朋友一起搭好攀爬架时,大多数孩子就有序的进入了游戏的状态中,一个跟着一个,整个过程中愉快而又轻松地在进行着,这时,我们发现学生一站在旁边走来走去,学生二和学生三坐在垫子上聊天始终没有进入游戏中,我低头询问时,学生一抬头告诉我:老师,我不想玩,我有点害怕。学生2则说:爬这个太累了,还是坐地上玩小游戏更好。听到学生一的回答,我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带着他一起尝试了一次游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确实看到了他对运动的缺乏以及害怕的心理,紧紧的拽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前行着。
【分析思考】从以上情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是具备游戏能力的,但是因为对体育能力的缺乏兴趣点不大,孩子天生的性格问题不太敢去尝试,游戏中的老师也关注到了个别幼儿的需要并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问题的存在:
1.运动缺乏:孩子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就比较缺乏运动,所以玩了一次之后感觉到自己有点累就不想再继续了,除了在幼儿园的时间,家长反馈的信息就是孩子不喜欢运动,只喜欢玩积木画画这些安静的游戏,只要孩子能不打扰自己,也就由着他们了。
2.环境原因:从情境二中, 老师在指引学生的同时,陆续听到了后面孩子的抱怨声:好慢啊,都堵住了,你们快一点啊。小朋友抱怨的话语促进了他紧张地心理。另一方面家长普遍重视艺术教育,从调查发现中,在外面报兴趣班报体育项目的占极少数一部分,大多数都是画画、英语、围棋和口才等等。以及家长缺乏陪伴时间,在外面工作累了一天就不想陪着去运动了。
【出路探寻】基于以上的分析与思考,我们深刻感受到体育游戏教师指导策略需要进一步调整。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依托《指南》健康领域目标可以从以下几点找寻出路 :①给幼儿营造一种感兴趣的环境,让幼儿感觉安全和温暖,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②体育运动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通过家园共育逐步增加幼儿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③大班幼儿已具备问题意识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意愿、能力。引导幼儿计划、思考、回顾来解决问题,多方面的来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到愿意积极主动参加游
1
戏,感知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游戏分享:每次游戏过后及时做游戏分享,让孩子通过分享来引发更大的兴趣、找寻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小朋友一起交流讨论,3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打卡运动:针对孩子们的情况,和家长一起协商每天的自主体育打卡项目,日复一日,让孩子们养成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每周一统计, 每月一统计,对积极参与的孩子及时鼓励,并在运动的过程对孩子们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性意见。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身体运动的机会,丰富幼儿的生活,增强幼儿的平衡能力以及耐力,提高身体素质。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一) 研究目标
1.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有助于幼儿具有一定的耐力和力量使身体保持在平稳、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各种活动。
2.通过观察研究,有助于教师善于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经验,提升教师指导水平,让自己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二) 研究框架
1. 对本班家长
的时间以及陪
伴做一个调查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原则:
⑴ 尊重幼儿的原则: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合理意愿与要求,尊重幼儿在活动中所做的努力和成果,不随意否定幼儿的行为。
⑵ 主体性原则:让儿童当活动的小主人,发挥他的积极性,能力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积极尝试和探索。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⑶ 问题性原则: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及时处理,不要说说就过,有疑惑的及时协助解决。
⑷ 发展性原则: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及时做好指导和沟通,对幼儿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⑷ 合作性原则:及时与家长取得沟通,多听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家园共育才能协助幼儿区的更大的进步,跟家长做好健康活动的宣传工作,让家长重视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机体适应能力。
2
2.查阅资料,跟家长一起定下打卡方案
4.总结经验,撰写经验交流
3.实施研究方案,做好记录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5tx.html